专利名称: |
一种超厚淤泥区长护筒冲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厚淤泥区长护筒冲孔灌注桩施工方法,涉及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领域;淤泥质土层以上采用直径大于桩径200mm的冲击钻头扩孔钻进及泥浆护壁成孔,进入淤泥层,采用长护筒护壁,履带吊配合振动锤液压钳振冲长护筒进行淤泥层钻进,冲破淤泥层换用符合桩径的冲击钻头钻进完成成孔,冲孔达到设计要求的入岩深度进行清孔,清孔后吊入钢筋笼至设计标高,组织成桩施工,灌注混凝土,安放导管,连续灌注混凝土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800~1000mm,组织长护筒的拔出和桩身混凝土补灌,成桩工作完成。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山东;37 |
申请人: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朱宝君;吴华;邹宇;刘洋洋;陈吉光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5-0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09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375447.X |
公开号: |
CN110106872A |
代理机构: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晶伟 |
分类号: |
E02D5/38(2006.01);E;E02;E02D;E02D5 |
申请人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16号中建大厦18层 |
主权项: |
1.一种超厚淤泥区长护筒冲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淤泥质土层以上采用直径大于桩径200mm的冲击钻头扩孔钻进及泥浆护壁成孔, 进入淤泥层,采用长护筒护壁,履带吊配合振动锤液压钳振冲长护筒进行淤泥层钻进, 冲破淤泥层换用符合桩径的冲击钻头钻进完成成孔,冲孔达到设计要求的入岩深度进行清孔, 清孔后吊入钢筋笼至设计标高,组织成桩施工,灌注混凝土,安放导管,连续灌注混凝土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800~1000mm, 组织长护筒的拔出和桩身混凝土补灌,成桩工作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冲击钻头扩孔钻进前,在孔口埋设短护筒,孔口埋设短护筒前,围绕桩位点对称埋设混凝土墩护桩,用以控制桩位,短护筒埋设完成后对中校核中心点位,短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5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短护筒埋设时开挖孔位,下置短护筒,短护筒周边回填,在短护筒顶下设置溢浆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直径大于桩径200mm的冲击钻头扩孔钻进采用泥浆护壁,设置泥浆池,泥浆池容量为冲孔容量的1.5-2.0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泥浆池端部设沉淀池,利用池底高差,进行三级沉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沉淀池旁设置渣土区,沉渣清理后放置于渣土区,保留出泥浆的循环空间和存储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长护筒护壁,待长护筒在孔内放置稳定、位置正确并垂直后,振冲长护筒,每振冲下沉一段距离,停振检测长护筒的垂直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冲破淤泥层,每次入岩深度到达一定距离进行一次清孔,并取样,清孔后泥浆比重控制为1.05-1.25。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吊入钢筋笼,安放导管后进行清孔,当孔径小于800mm时,清孔采用正循环压浆法; 当孔径大于800mm时,采用空吸泵反循环方式、导管空气升液排渣法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织长护筒的拔出:清理长护筒周边的浮浆及土,长护筒筒身露出地面一定距离,振动长护筒顶部,慢慢往上振拔,观察长护筒内混凝土面的变化,将空位满灌混凝土,继续进行振动拔出,反复停止拔桩再振动,再连续往上振拔,并在拔出过程中保持匀速上拔。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