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透水坝的生态湾道
专利名称: 基于透水坝的生态湾道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透水坝的生态湾道,包括设置在生态岛(3)的上游侧与所述河道(1)的河岸(7)之间的透水坝(5);所述透水坝(5)的顶部中间处向下开设容纳室(51),所述容纳室(51)的内部设置多个人工生物栅(51a);所述容纳室(51)的侧壁为钢筋砼透水墙(52),所述容纳室(51)的顶部盖设生态浮床(55);所述人工生物栅(51a)挂设在所述生态浮床(55)的底部;由石料堆砌的透水坝(5)将湾道(2)与河道(1)的主槽分隔,通过控制透水坝(5)顶端标高,调节湾道(2)水位。汛期时洪水通过透水坝(5)顶端溢流至湾道(2),可增加河道(1)的洪水调蓄总量;雨后,由于透水坝(5)阻水,湾道(2)内水流速远小于河道(1)内的水流速,为水生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繁衍场所。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辽宁;21
申请人: 六环景观(辽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淼;高增荣;焦树国;马冰玉;万涛;倪长宝;徐波;金辉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9-3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09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611081.9
公开号: CN209227471U
代理机构: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琦
分类号: E02B3/00(2006.01);E;E02;E02B;E02B3
申请人地址: 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朝阳街51号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透水坝的生态湾道,包括河道(1)以及在所述河道(1)的一侧向外凸起形成的湾道(2),所述湾道(2)与所述河道(1)的连接处设置生态岛(3),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岛(3)的上游侧与河岸(7)之间设置透水坝(5); 所述透水坝(5)的顶部高于所述河道(1)的常水位线(1a),低于所述河道(1)的洪水位线(1b); 所述透水坝(5)的顶部中间处向下开设容纳室(51),所述容纳室(51)的内部设置多个人工生物栅(51a);所述容纳室(51)的侧壁为钢筋砼透水墙(52),所述钢筋砼透水墙(52)上间隔排布多个透水孔(52a);所述容纳室(51)的顶部盖设生态浮床(55);所述人工生物栅(51a)挂设在所述生态浮床(55)的底部; 所述透水坝(5)靠近所述河道(1)的一侧坝体分为三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小粒径滤料层(54a),中粒径滤料层(54b)和第一大粒径滤料层(54c);所述透水坝(5)靠近所述湾道(2)的一侧的坝体为由大粒径滤料构成的第二大粒径滤料层(59); 所述透水坝(5)的坝体外侧铺设生态袋(53),所述生态袋(53)及所述生态浮床(55)的上方为水生植物层(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透水坝的生态湾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坝(5)的下方两侧与第一石笼网箱护脚(56)相连,所述第一石笼网箱护脚(56)的底部连接第一毛石基础(57),所述第一毛石基础(57)埋设在河底土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透水坝的生态湾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坝(5)的底部设有钢筋砼防渗基座(58),所述钢筋砼防渗基座(58)埋设在河底土层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基于透水坝的生态湾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岸(7)包括由外侧向内侧依次设置的雨水渗透箱(71)、蛇形铅丝石笼(72)、大块石护岸(73)以及第二石笼网箱护脚(74); 所述第二石笼网箱护脚(74)的底部连接第二毛石基座(75),所述第二毛石基座(75)埋设在河底土层内;所述大块石护岸(73)设置在所述第二石笼网箱护脚(74)的侧上方,所述大块石护岸(73)的下方铺设第一碎石垫层(73a); 所述大块石护岸(73)的侧上方间隔埋设多个松木桩(72a),所述蛇形铅丝石笼(72)设置在多个松木桩(72a)之间,所述蛇形铅丝石笼(72)内填设碎石; 所述蛇形铅丝石笼(72)的侧上方设置雨水渗透箱(71),所述雨水渗透箱(71)的底部铺设第二碎石垫层(71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透水坝的生态湾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渗透箱(71)由多级木桩及砾石交错铺设而成,并且在所述雨水渗透箱(71)的顶部铺设供人们行走的砾石层(71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透水坝的生态湾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铅丝石笼(72)的上方为湿生植物层(72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透水坝的生态湾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岛(3)的外周设有多个呈围绕状排列的固定桩(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透水坝的生态湾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岛(3)的主体为由种植土壤堆积而成的土壤层(32),所述土壤层(32)的顶部种植有植被层(33),所述土壤层(32)的底部铺设碎石过滤层(3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透水坝的生态湾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32)与所述碎石过滤层(34)之间铺设透水无纺布层(35)。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