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有囊袋的复合桩身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名称: 有囊袋的复合桩身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有囊袋的复合桩身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及其应用,利用预制管桩或钢管和囊袋特性,彻底解决了现有载体桩施工时的载体进水、桩身质量不好等关键性问题,保证了载体桩的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效益。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吉林;22
申请人: 毕建东
发明人: 毕建东;毕捷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2-07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13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120974.1
公开号: CN110117955A
分类号: E02D5/22(2006.01);E;E02;E02D;E02D5
申请人地址: 130033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中海莱茵东郡A2-512号
主权项: 1.有囊袋的复合桩身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如下: 1.1根据需要,采用引孔技术引孔后沉预制管桩或钢管,包括但不限于松土引孔、全孔注浆引孔、下段注浆松土引孔、孔底段高压旋喷引孔、扩底引孔等方法; 1.2管桩或钢管下套有囊袋; 1.3囊袋下面、里面有硬块;沉管桩或钢管时,管桩或钢管下端顶在硬块上面,带动囊袋一起下沉; 1.4囊袋不透水,囊袋内部空间与管桩或钢管的中空是连通的; 1.5通过管桩或钢管中空将填料下到囊袋中,部分填料可以在管桩或钢管中空的下部; 1.6管桩可以是下部加强型的,即:管桩下段有内套或外套钢管; 1.7用现有载体桩施工技术进行填料夯击形成载体等施工步骤,最后给管桩或钢管灌芯,形成桩身为外预制、内灌注的复合桩身载体桩。 2.为达到权利要求1之目的,优选薄壁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管桩。 3.为达到权利要求1之目的,优选柱形瓶子状、PVC类材料的囊袋;囊袋下面、里面的硬块优选混凝土的,形状:下半段为球面朝下的半圆球形、上半段为圆柱形、上表面有可套入管桩或钢管的凸台,直径不小于管桩或钢管,囊袋下部形状同硬块形状,优选利用囊袋做模制作硬块。 4.为达到权利要求1之目的,优选配有夯锤的中空免共振振动锤桩机。 5.为达到权利要求1之目的,灌芯优选自密实混凝土。 6.权利要求1提供的有囊袋的方法,可以用于施工现有载体桩。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