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桩基建筑物纠倾截桩托换限位结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基建筑物纠倾截桩托换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包括待截断的原桩(1),千斤顶(5),千斤顶承台,新桩(3)和设在新桩(3)上的新桩承台(4)以及使原桩(1)在截断后继续发挥承载能力的加固连接结构;新桩(3)穿设在基础筏板(7)中;新桩承台(4)与基础筏板(7)之间的竖向距离由原桩所需纠倾量决定,与千斤顶承台之间的竖向距离能保证千斤顶卸力后轻松取出。本实用新型既能严格控制建筑物的沉降差,又能有效控制沉降速度,还能最大程度使得原桩在截断后继续发挥承载作用,而且千斤顶在荷载传递至新桩承台后能够取出重复利用,具有受力合理、安全可靠、造价低以及施工简便等特点。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甘肃;62 |
申请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发明人: |
朱彦鹏;杨奎斌;杨校辉;王露;李亚胜;魏真红;严紫豪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2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1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922780.5 |
公开号: |
CN209243794U |
代理机构: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向东 |
分类号: |
E02D35/00(2006.01);E;E02;E02D;E02D35 |
申请人地址: |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
主权项: |
1.一种桩基建筑物纠倾截桩托换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结构包括: 待截断的原桩(1),设在所述原桩(1)周围用来顶住上方基础筏板(7)的千斤顶(5),用来放置所述千斤顶(5)的千斤顶承台,新桩(3)和设在所述新桩(3)上的新桩承台(4)以及在上部载荷成功转移到所述新桩承台(4)之后,使所述原桩(1)在截断后继续发挥承载能力的加固连接结构; 所述新桩(3)穿设在所述基础筏板(7)上预设的新桩钻入孔(8)中;所述新桩承台(4)设在所述基础筏板(7)下方,其与所述基础筏板(7)之间的竖向距离由所述原桩(1)所需纠倾量决定,与所述千斤顶承台之间的竖向距离能够保证所述千斤顶(5)卸力后轻松取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桩(1)的截断方式为:将所述原桩(1)顶部截断至高出所述千斤顶承台一段距离;所述加固连接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千斤顶承台与所述基础筏板(7)之间用来在两者之间形成封闭空间的围堰(10),开设在所述基础筏板(7)上的注浆孔(9)以及填充在所述封闭空间内和所述注浆孔(9)中的混凝土填充体(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桩(1)的截断方式为:对所述原桩(1)进行钻孔破碎并使钻孔破碎段(14)的高度与所述原桩(1)所需纠倾量相适应;所述加固连接结构包括围设在所述原桩(1)外壁上且覆盖所述钻孔破碎段(14)的第二钢套筒(15)以及以支模方式填充在所述原桩(1)与所述第二钢套筒(15)的水泥砂浆填充体(1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在上部载荷转移到所述新桩承台(4)之后,设在所述新桩钻入孔(8)内所述新桩(3)外壁与所述基础筏板(7)之间的结构胶填充体(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承台为设在所述原桩(1)上的原桩新增承台(2),其具体包括围设在所述原桩(1)外壁上的第一钢套筒(21),垂直设在所述第一钢套筒(21)上、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连接支撑板(22)以及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撑板(22)顶部并与所述第一钢套筒(21)连接的第一环形承台板(2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套筒(21)由多块弧形钢板构成,其通过第一锚栓(24)固定于所述原桩(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承台为砌筑在所述原桩(1)旁边的砖墩承台(1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桩(3)为钢管桩,所述新桩承台(4)包括垂直设在所述钢管桩上、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连接支撑板(41)以及设在其顶部并与所述钢管桩连接的第二环形承台板(42)。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