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4000t级桩基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4000t级桩基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000t级桩基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共分为深厚液化层隔离系统安装;试验桩及锚桩施工;加载及测量装置安装;反力装置安装;堆载块安装;加载及卸载;试验结果分析;试验装置倒用八个步骤。本发明能够适用于水域及陆域环境、深厚液化层隔离、4000t级静压荷载、试桩数量较多的情况,具有受力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加载方法灵活、对施工设备依赖性小的优点。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西;36
申请人: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洪锐;叶绍其;赵则锋;胡腾飞;彭颇;刘华全;周建辉;张令磊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5-24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13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440991.8
公开号: CN110117968A
代理机构: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文
分类号: E02D33/00(2006.01);E;E02;E02D;E02D33
申请人地址: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白水湖路20号大桥五处
主权项: 1.一种4000t级桩基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A、深厚液化层隔离系统安装:首先插打外侧的隔离钢护筒至液化层的底部;然后采用旋转钻机在隔离钢护筒内钻孔至隔离钢护筒底标高;再将试验桩钢护筒下放,并插打至隔离钢护筒以下1m处,在试验桩钢护筒的外侧每隔5m设4个定位滚轮作为定位措施,在试验桩钢护筒的底部设置隔板,用于防止隔离钢护筒与试验桩钢护筒之间发生流土现象,以免影响试验荷载准确性; B、试验桩及锚桩施工:在试验桩钢护筒内继续钻孔至设计标高,安装测试元件并下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完成试验桩施工;完成锚桩施工,锚桩及试验桩之间通过连接系连接,确保试验桩4的稳定性;锚桩至试验桩的中心距不小于4倍试验桩的直径;锚桩主筋伸出桩顶1m,用于连接试验桩反力装置,共设置4根锚桩,单根锚桩的抗拔承载力500t; C、加载及测量装置安装:在试验桩的周围设置基准桩及基准梁,安装百分表,基准桩设置在试验荷载影响的范围外;在试验桩的桩顶安装桩顶垫梁及加载千斤顶; D、反力装置安装:在锚桩的桩顶安装锚桩连接装置,锚桩连接装置与锚桩主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在锚桩连接装置上安装十字型的反力梁作为主要受力装置;反力梁与锚桩连接装置之间采用高强钢棒连接,用于传递锚桩拉力;在反力梁上成组安装堆载平台梁; E、堆载块安装:采用履带吊安装堆载块,堆载范围的平面尺寸为12m×12m,堆载的高度为6m,总堆载荷载为2000t;堆载块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块; F、加载及卸载:采用单级循环加载、卸载方式共分8级加载,每级加载量为500t,按照规定的时间维持荷载并记录试验桩的沉降量及回弹变形量,符合终止加载条件后终止加载; G、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记录结果绘制荷载-沉降(Q-S)曲线,与测试元件记录的曲线对比分析,确定试验桩的承载力极限值;根据测试元件记录的结果对各地层侧阻力及端阻力进行分析,用于指导后续钻孔桩设计及钻孔桩施工工艺; H、试验装置倒用:采用履带吊卸除堆载块,并倒运至下一桩位;根据试桩工艺,下一试验桩采用堆载法、锚桩法或堆锚结合法;根据试验荷载大小,下一试验桩的反力装置采用整体十字型的反力梁,或拆解成两个一字型的反力梁分别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000t级桩基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隔离钢护筒的内径超出试验桩钢护筒的外径0.2m,定位滚轮采用聚乙烯材质;隔板采用刚性环板,能够有效防止翻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000t级桩基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测试元件包括位移计和应变计,能够测量不同深度处的桩身截面的位移及应变,并将数据传递至分析软件,用于分析不同深度处桩身变形及荷载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000t级桩基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采用由型钢制成的基准梁及大量程的百分表用于减小测量误差;试验桩的桩顶的垫梁采用焊接钢箱结构,避免试验桩的桩头损坏;多台千斤顶并联工作,千斤顶的额定工作荷载大于1.25倍试验荷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000t级桩基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试验桩连接装置为精加工整体式构件,受力安全可靠;高强钢棒采用40Cr材质,车通长梯形螺纹,两端配套螺母,螺母车配套内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000t级桩基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以慢速法对每一级荷载进行加载、卸载循环,试验结果更能够反应桩基真实受力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000t级桩基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采用人工记录试验结果与测试元件记录结果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更为真实可靠;对各地层测阻力进行记录,与原地勘提供结果对照分析,提供具体施工工艺下真实可靠的承载力数据。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