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
专利名称: 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包括导流底孔、第一期孔底混凝土、第一挡水胸墙、工作门和第一期孔顶混凝土;第一期孔底混凝土分为两部分,设置于导流底孔的内底面上并与导流底孔的内侧壁相接,导流底孔的内顶面上自进水端面至出水端依次设置有第一挡水胸墙和第一期孔顶混凝土,两部分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与所述导流底孔底面围成供水底孔。本实用新型在水库蓄水到死水位之前,解决初期供水问题,提前发挥水库工程的效益;且投资少、施工方便。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河南;41
申请人: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金良;杨顺群;王惠芹;马新平;王美斋;陈丹;何楠;杨军义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1-1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13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902286.2
公开号: CN209243684U
代理机构: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王海燕
分类号: E02B8/06(2006.01);E;E02;E02B;E02B8
申请人地址: 450008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主权项: 1.一种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底孔、第一期孔底混凝土、第一挡水胸墙、工作门和第一期孔顶混凝土;所述导流底孔设置于混凝土坝身内,连通混凝土坝身的两侧;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分为两部分,且两部分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之间形成供水流道空间,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设置于所述导流底孔的内底面上并与导流底孔的内侧壁相接,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自所述导流底孔进水端面向出水端面延伸;所述导流底孔的内顶面上自进水端面至出水端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挡水胸墙和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所述工作门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水胸墙和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之间的间隙内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水胸墙上;所述挡水胸墙下端与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相连接;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顶部连接,且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宽度与所述导流底孔宽度相同;两部分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与所述导流底孔底面围成供水底孔,通过移动所述工作门能够实现开启和闭合所述供水底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两部分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对称设置于所述导流底孔两侧壁与底面的夹角处;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自所述导流底孔进水端面延伸至出水端面,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延伸至所述导流底孔出水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胸墙底面为弧形面且所述挡水胸墙底面的高度由所述导流底孔进水端面至出水端面方向逐渐降低;两部分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靠近所述导流底孔进水端面间距逐渐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底面比所述第一挡水胸墙最底端高1-2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靠近导流底孔进水端面的一端设置有向所述工作门延伸并与所述工作门连接的混凝土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门包括结构相同的主门和副门,所述副门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水胸墙上,所述主门与所述副门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水胸墙,所述第二挡水胸墙底部与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相连接,所述第二挡水胸墙顶部不与所述导流底孔顶面接触,所述主门设置于第二挡水胸墙与所述混凝土凸台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胸墙、所述副门、所述第二挡水胸墙、所述主门、所述混凝土凸台、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和所述导流底孔顶面共同围成了一个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用于安装控制所述工作门开启和关闭的液压机和电气设备。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