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圆孔桩护壁模板支撑系统 |
摘要: |
圆孔桩护壁模板支撑系统,包括截面为圆形的护臂垂直模板和支撑在护臂模板内部的护臂模板支架,护臂模板上沿设有进料口,护臂模板的下板沿还设有与进料口相对应的、用于为护臂层预留浇筑空间的平衡进料口;护臂支架包括竖向固定支架中心杆和固定在竖向固定支架中心杆至少两层护臂支撑层,每层护臂支撑层包括四根互相垂直呈发射状固定在竖向固定支架中心杆上的可伸缩支撑臂,可伸缩支撑臂端部设有固定模板加强板,固定模板加强板抵在护臂模板内壁上。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挖孔桩护壁平整度及超大桩孔径使用倒梯型模板所导致桩基混凝土超灌控制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桩身混凝土用量,保证了挖孔桩护壁质量。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振奇;杨德;常明华;孙林;廖孟鹏;赵鑫;刘胜伟;朱万林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0-1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1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665637.2 |
公开号: |
CN209243715U |
代理机构: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旦帅男;王灵灵 |
分类号: |
E02D5/68(2006.01);E;E02;E02D;E02D5 |
申请人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十六区)12号楼 |
主权项: |
1.圆孔桩护壁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形状为筒形的护臂模板(1)和支撑在护臂模板(1)内部的护臂支架(2),所述护臂模板(1)与桩底垂直,所述护臂模板(1)上沿设有进料口(11),所述护臂模板(1)的下板沿还设有与进料口(11)相对应的、用于为护臂层(4)预留浇筑空间的平衡进料口(17);所述护臂支架(2)包括竖向固定支架中心杆(21)和固定在竖向固定支架中心杆(21)至少两层护臂支撑层,每层所述护臂支撑层包括至少三根呈发射状固定在竖向固定支架中心杆(21)上的可伸缩支撑臂(22),所述可伸缩支撑臂(22)端部设有固定模板加强板(23),所述固定模板加强板(23)抵在护臂模板(1)内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孔桩护壁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板加强板(23)为圆弧形板,所述圆弧形板与护臂模板(1)内壁贴合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孔桩护壁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支撑臂(22)包括与竖向固定支架中心杆(21)固定的外管(221)和内置在外管(221)内部的内管(222),所述外管(221)和内管(222)上均匀间隔设有穿孔,所述内管(222)抽拉至外管(221)的不同位置后用螺栓(223)同时穿过外管(221)和内管(222)的穿孔固定,以实现可伸缩支撑臂(22)的长度可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孔桩护壁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臂模板(1)由若干块模板单元拼接而成,所述模板单元为圆弧形模板(12),每块圆弧形模板(12)的两侧边沿处均设有模板连接板(13),相邻所述圆弧形模板(12)的模板连接板(13)贴合设置后通过连接螺栓(14)固定,进而将相邻所述圆弧形模板(12)拼合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孔桩护壁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臂模板(1)由四块模板单元拼接而成,每层所述护臂支撑层包括四根可伸缩支撑臂(22),每根可伸缩支撑臂(22)的端部抵在模板单元竖向中轴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孔桩护壁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臂模板(1)为一体成型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孔桩护壁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1)由设于护臂模板(1)上板沿的三块护板围护而成,三块护板包括位于两侧的连接板(15)和位于两连接板(15)之间的向护臂模板(1)内部倾斜的倾斜板(16)。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孔桩护壁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臂模板(1)上设有四个进料口(11),四个进料口(11)分别设于四块模板单元的竖向中心线上。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圆孔桩护壁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进料口(17)由三块护板围护而成,包括连接板和向护臂模板(1)外侧倾斜的倾斜板。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