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用于大坡度齿轨交通系统的无砟轨道构造
专利名称: 一种用于大坡度齿轨交通系统的无砟轨道构造
摘要: 一种用于大坡度齿轨交通系统的无砟轨道构造,以将来自列车大输出的纵向力和轨道系统的分力传递给轨下基础,有效防止轨道板在大坡度区段、大倾斜度弯道区段产生纵向或者横向爬行,确保齿轨列车运行安全。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座板、填充层和轨道板,轨道板板面横向两侧具有纵向间隔设置的承轨台,钢轨通过扣件系统固定在承轨台上,齿轨固定安装在轨道板的纵向中线上。轨道板底部间隔设置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向下穿过填充层进入底座板内,防止轨道板与底座板发生错动。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四川;51
申请人: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潘自立;徐浩;李忠继;代丰;蔡文峰;杨吉忠;胡连军;冯读贝;韩义涛;何晓敏;李保友;林红松;陈志辉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8-04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1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254946.0
公开号: CN209260450U
代理机构: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建国
分类号: E01B2/00(2006.01);E;E01;E01B;E01B2
申请人地址: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大坡度齿轨交通系统的无砟轨道构造,其特征是: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座板(10)、填充层(30)和轨道板(20),轨道板(20)板面横向两侧具有纵向间隔设置的承轨台(21),钢轨通过扣件系统固定在承轨台(21)上,齿轨固定安装在轨道板(20)的纵向中线上;所述轨道板(20)底部间隔设置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向下穿过填充层(30)进入底座板(10)内,防止轨道板(20)与底座板(10)发生错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坡度齿轨交通系统的无砟轨道构造,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结构在大坡度区段沿轨道板(20)的纵向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坡度齿轨交通系统的无砟轨道构造,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结构在大倾斜度弯道区段沿轨道板(20)的横向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坡度齿轨交通系统的无砟轨道构造,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结构为由轨道板(20)底面向下凸起的凸榫结构(23),或者是固定安装在轨道板(20)底面上的凸榫构件(24);所述底座板(10)的顶面上设置与凸榫结构(23)、凸榫构件(24)相对应的下凹的榫槽(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坡度齿轨交通系统的无砟轨道构造,其特征是:所述凸榫结构(23)、凸榫构件(24)的横断面呈直角三角形,其底边与轨道板(20)底面相重合,直角边靠近下坡侧,直角边与斜边的夹角为α,15°≤α≤6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坡度齿轨交通系统的无砟轨道构造,其特征是:所述榫槽(11)的横断面与呈直角三角形,其底边与底座板(10)顶面相重合,直角边靠近下坡侧,直角边与斜边的夹角为β,β≥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坡度齿轨交通系统的无砟轨道构造,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结构为间隔设置于轨道板(20)底面上的钢筋(25),各钢筋(25)的上部埋入轨道板(20)内且与其配筋固定连接,下部则埋入现浇的底座板(10)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坡度齿轨交通系统的无砟轨道构造,其特征是:所述钢筋(25)为短截钢筋或者门形钢筋,其露出轨道板(20)底面的长度为填充层(30)厚度的2.5~3倍。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