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水面无人船定深采样吊放回收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水面无人船定深采样吊放回收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面无人船定深采样吊放回收装置,包括动力驱动装置和容缆卷筒装置,动力驱动装置驱动容缆卷筒装置中的容缆卷筒转动,还包括槽轮、压轮、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容缆卷筒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槽轮建立第一传动连接,容缆卷筒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压轮建立第二传动连接,压轮和槽轮之间形成供缆绳经过的间隙;容缆卷筒放缆时,容缆卷筒的驱动力经过槽轮和压轮作用于缆绳上,槽轮与压轮的线速度大于容缆卷筒的线速度。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线速度更快的槽轮和压轮保证放缆过程中缆绳的张力,避免发生缆绳散乱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主动切断传动保证收揽过程中缆绳的张力,避免发生缆绳散乱和绕缆的情况。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河海大学
发明人: 徐鹏飞;孟昊;程红霞;骆佳成;陈茂飞;蔡文瑞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5-0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1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371637.4
公开号: CN110126987A
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董建林;韩赛
分类号: B63B27/00(2006.01);B;B63;B63B;B63B27
申请人地址: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
主权项: 1.一种水面无人船定深采样吊放回收装置,包括动力驱动装置(100)和容缆卷筒装置(200),所述动力驱动装置(100)驱动所述容缆卷筒装置(200)中的容缆卷筒(6)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槽轮(8)、压轮(10)、第一传动机构(400)和第二传动机构(500),所述容缆卷筒(6)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400)与所述槽轮(8)建立第一传动连接,所述所述容缆卷筒(6)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00)与所述压轮(10)建立第二传动连接,所述压轮(10)和所述槽轮(8)之间形成供缆绳(17)经过的间隙; 所述容缆卷筒(6)放缆时,所述容缆卷筒(6)的驱动力经过所述槽轮(8)和所述压轮(10)作用于所述缆绳(17)上,所述槽轮(8)与所述压轮(10)的线速度大于所述容缆卷筒(6)的线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无人船定深采样吊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和所述第二传动连接均为单向传动连接,所述容缆卷筒(6)收缆时,所述容缆卷筒(6)的驱动力经过所述缆绳(17)作用于所述槽轮(8)和所述压轮(10)上,所述槽轮(8)与所述压轮(10)的线速度不超过所述容缆卷筒(6)的线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面无人船定深采样吊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400)和所述槽轮(8)中至少一个部件为单向转动安装从而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00)和所述压轮(10)中至少一个部件为单向转动安装从而形成所述第二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面无人船定深采样吊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400)包括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00)包括齿轮传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面无人船定深采样吊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支座(13),所述活动支座(13)转动安装,并且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00)中的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同轴,所述活动支座(13)上距离其转动轴心一定距离处转动安装所述压轮(10);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00)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活动支座(13)上的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00)中的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00)中的同步带传动机构与所述压轮(10)建立所述第二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水面无人船定深采样吊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部件(16),所述弹性部件(16)连接所述活动支座(13)使所述压轮(10)具有压向所述缆绳(17)的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水面无人船定深采样吊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缆轮(15),所述容缆卷筒(6)放缆时,所述缆绳(17)先经过所述槽轮(8),后经过所述出缆轮(16)。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水面无人船定深采样吊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100)包括电机(2)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电机(2)通过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容缆卷筒(6)。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水面无人船定深采样吊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缆绳压板(18),所述缆绳压板(18)具有压向所述容缆卷筒(6)的缠绕面的趋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面无人船定深采样吊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向所述容缆卷筒(6)的缠绕面的趋势通过所述缆绳压板(18)的自身弹力、自身重力或外部作用力而形成。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