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框架式双排桩基坑围护结构 |
摘要: |
一种框架式双排桩基坑围护结构,包括有一组框架式双排桩单元;框架式双排桩单元包括有前排单臂钢管桩、后排单臂钢管桩和水平连接板;前排单臂钢管桩和后排单臂钢管桩平行间隔设置;前排单臂钢管桩由前排钢管和第一连接板构成,后排单臂钢管桩由后排钢管和第二连接板构成;所述水平连接板有一组,沿竖向平行间隔连接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在最下部的水平连接板的下方、位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还可拆卸连接有加强板;前排单臂钢管桩的内侧埋设在土体中,前排单臂钢管桩的外侧超出土体的侧壁外;后排单臂钢管桩整体埋设在土体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基坑围护结构抗弯刚度小、不能有效控制支护变形和经济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秦会来;周予启;刘卫未;李冬晓;郭恒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2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30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954948.0 |
公开号: |
CN209323527U |
代理机构: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高芳;李丹 |
分类号: |
E02D17/04(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望花路西里17号楼 |
主权项: |
1.一种框架式双排桩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组框架式双排桩单元;所述框架式双排桩单元为框架结构,包括有前排单臂钢管桩(1)、后排单臂钢管桩(2)和水平连接板(3);所述前排单臂钢管桩(1)和后排单臂钢管桩(2)平行间隔设置;其中,前排单臂钢管桩(1)由前排钢管(1.1)和第一连接板(1.2)构成,后排单臂钢管桩(2)由后排钢管(2.1)和第二连接板(2.2)构成;所述第一连接板(1.2)垂直连接在前排钢管(1.1)的外壁上、面向后排单臂钢管桩(2)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2.2)垂直连接在后排钢管(2.1)的外壁上、面向前排单臂钢管桩(1)一侧;所述水平连接板(3)有一组,沿竖向平行间隔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2)与第二连接板(2.2)之间;在最下部的水平连接板(3)的下方、位于第一连接板(1.2)与第二连接板(2.2)之间还可拆卸连接有加强板(4);一组框架式双排桩单元沿着基坑周围的土体(5)平行间隔布置;其中,每根框架式双排桩单元中前排单臂钢管桩(1)与后排单臂钢管桩(2)的连线与土体(5)的边缘垂直;所述前排单臂钢管桩(1)的内侧埋设在土体(5)中,前排单臂钢管桩(1)的外侧超出土体(5)的侧壁外;所述后排单臂钢管桩(2)整体埋设在土体(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双排桩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钢管(1.1)与后排钢管(2.1)之间的间距为前排钢管(1.1)直径的2~3倍或者后排钢管(2.1)直径的2~3倍;其中,前排钢管(1.1)和后排钢管(2.1)的外径均不小600mm,前排钢管(1.1)和后排钢管(2.1)的壁厚均不小于8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双排桩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沿竖向通长设置在前排钢管(1.1)外壁上,在第一连接板(1.2)上、沿竖向间隔开设有第一连接孔(6);所述第二连接板(2.2)沿竖向通长设置在后排钢管(2.1)外壁上,在第二连接板(2.2)上、沿竖向间隔开设有第二连接孔(7);所述水平连接板(3)一端通过穿设在第一连接孔(6)中的螺栓与第一连接板(1.2)可拆卸连接,水平连接板(3)另一端通过穿设在第二连接孔(7)中的螺栓与第二连接板(2.2)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式双排桩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宽度为150mm~200mm,厚度为10mm~15mm;第二连接板(2.2)的宽度为150mm~200mm,厚度为10mm~1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式双排桩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底边为由下而上逐渐倾斜的斜边,该斜边与第一连接板(1.2)上、靠近前排钢管(1.1)一侧的竖向侧边形成尖角;所述第二连接板(2.2)的底边为由下而上逐渐倾斜的斜边,该斜边与第二连接板(2.2)上、靠近后排钢管(2.1)一侧的竖向侧边形成尖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双排桩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的下部逐渐削薄,形成刃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双排桩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埋设在基坑周围的土体(5)中的相邻框架式双排桩单元之间的间距为前排钢管(1.1)直径或者后排钢管(2.1)直径的1.5~2.5倍。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