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局部强度较高地层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局部强度较高地层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法,其步骤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沟槽开挖→空搅确定处理范围→旋挖掏孔及回填砂→三轴搅拌桩施工→注浆加固→验收。本发明通过查阅图纸及实地踏勘初步、结合三轴搅拌钻机空搅确定具体的影响三轴搅拌桩的施工范围,随后采用旋挖钻机将影响三轴搅拌桩施工的土体掏出并使用机制砂回填钻孔,然后进行三轴搅拌桩施工,最后对三轴搅拌桩两侧进行地表注浆加固,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同时无需新增施工场地,避免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投入,可减少土方开挖、存放、外运等作业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对环境影响较小。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周小亮;宁霖锋;宗朝阳;潘传宇;黄兴昌;周旋;王森林;王星屿;宋嗣;刘晟然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5-3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30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461254.6 |
公开号: |
CN110185028A |
代理机构: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尚欣 |
分类号: |
E02D5/46(2006.01);E;E02;E02D;E02D5 |
申请人地址: |
102601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瓜乡路10号3号楼一层905室 |
主权项: |
1.一种局部强度较高地层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 施工前,平整夯实场地,引入测量控制网;认真收集地质资料,研究分析地勘报告及设计图纸,分析并统计可能影响三轴搅拌桩正常施工的地层范围(3);进行工艺试验确定三轴搅拌桩(1)施工控制参数; 步骤二: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对三轴搅拌桩(1)位置进行放样,并标识可能影响三轴搅拌桩正常施工的地层范围(3)平面位置; 步骤三:沟槽开挖 根据放样处的三轴搅拌桩(1)中心线,用挖掘机沿中心线开掘沟槽,沟槽宽1.0-1.2m、深0.8-1.0m;同步清除开挖过程中遇到地表、地下障碍物; 步骤四:空搅确定处理范围 在标识出的可能影响三轴搅拌桩正常施工的地层范围(3),根据三轴搅拌桩(1)施工方向逐幅进行不带浆空搅下沉,核实影响三轴搅拌桩(1)施工的地层的具体深度和范围; 步骤五:旋挖掏孔及回填砂 选用合适规格的旋挖钻机及桩头,在确定需进行处理的三轴搅拌桩(1)施工范围内进行钻进成孔,将影响三轴搅拌桩(1)施工的强度较高的土体掏出,随后采用机制砂进行分层回填密实; 步骤六:三轴搅拌桩施工 掏孔及回填砂处理完成后,三轴搅拌桩1按照设计桩位就位、制备浆液并进行三轴搅拌桩1施工。 步骤七:注浆加固 对三轴搅拌桩(1)桩墙两侧不密实的回填砂(7)进行地表小导管(6)浆,注浆加固深度h,使回填砂(7)与桩墙固结为整体; 步骤八:验收 搅拌桩施工完成后,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对搅拌桩进行检测、验收,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局部强度较高地层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三轴搅拌桩空搅孔位(2)布置时不考虑施工搭接,逐幅进行空搅。 3.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局部强度较高地层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旋挖钻掏孔孔位(4)采用沿三轴搅拌桩(1)中心咬合布孔,相邻两孔咬合部分的弦长Z不小于三轴搅拌桩直径z;旋挖钻钻进成孔深度以三轴搅拌桩(1)成桩深度和地层强度进行双控,即钻孔深度满足三轴搅拌桩(1)设计深度或钻渣强度低于三轴搅拌桩(1)可施工地层强度时,旋挖钻可停止钻进。 4.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局部强度较高地层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机制砂分层回填,在地下水位(5)以下部分直接分层回填,在地下水位(5)以上部分采用边回填边浇水助沉的方式进行分层回填。 5.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局部强度较高地层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的三轴搅拌桩(1)施工采用四搅四喷的方式跳一孔进行施工,每幅之间咬合范围为一倍的三轴搅拌桩直径z。 6.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局部强度较高地层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的回填砂(7)区域三轴搅拌桩(1)施工时水泥掺量(重量比)在施工控制参数的基础上增加5%,回填砂(7)区域与原状土区域交界处三轴搅拌桩施工时增加搅喷循环一次,提钻速率降低20%。 7.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局部强度较高地层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的三轴搅拌桩(1)桩墙两侧回填砂采用小导管(6)注浆加固,加固深度为h,加固深度h不高于地下水位(5),小导管(6)采用钢花管。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