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新型装箱机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装箱机,包括送箱机构、开箱机构、纸箱定位开箱装置、装箱机械手、产品输送整理机构和机架,所述开箱机构、纸箱定位开箱装置、装箱机械手、产品输送整理机构均设于所述机架的内部,所述开箱机构与所述纸箱定位开箱装置按前后顺序设于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产品输送整理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的另一侧,所述装箱机械手设于所述机架的上端,且位于所述纸箱定位开箱装置与所述产品输送整理机构之间,所述送箱机构对应所述开箱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的外部。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装箱机,不仅将开箱机与装箱机集成在一台机器上,而且装箱定位效果好,而且装箱速度快,能够实现连续快速、高效地实现供箱、开箱、给料和装箱。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广州市富尔菱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淑香;常毅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5-1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1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408665.9 |
公开号: |
CN110127121A |
代理机构: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分类号: |
B65B43/24(2006.01);B;B65;B65B;B65B43 |
申请人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笔岗大路39号22栋一、二楼 |
主权项: |
1.一种新型装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箱机构、开箱机构、纸箱定位开箱装置、装箱机械手、产品输送整理机构和机架,所述开箱机构、纸箱定位开箱装置、装箱机械手、产品输送整理机构均设于所述机架的内部,所述开箱机构与所述纸箱定位开箱装置按前后顺序设于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产品输送整理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的另一侧,所述装箱机械手设于所述机架的上端,且位于所述纸箱定位开箱装置与所述产品输送整理机构之间,所述送箱机构对应所述开箱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的外部; 所述开箱机构包括取箱机构、成型机构、折大叶机构、折前小叶机构,所述取箱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的底端,所述折前小叶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的中端,且位于所述取箱机构与所述纸箱定位开箱装置之间,所述取箱机构上对应所述折前小叶机构设有折后小叶机构,所述折大叶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取箱机构和折前小叶机构之间,所述成型机构对应所述折大叶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的上端; 所述纸箱定位开箱装置包括滚筒线机构、阻挡机构、开大叶机构和压大叶开小叶机构,所述滚筒线机构的前端的两侧设有可相对调节的前夹持输送机构,所述滚筒线机构的后端的两侧设有可相对调节的后夹持输送机构,所述开大叶机构及压大叶开小叶机构分别对应所述前夹持输送机构和后夹持输送机构可上下调节地安装在所述滚筒线机构上,所述阻挡机构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所述后夹持输送机构的后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箱机构包括限位导向机构、刮板机构、调宽输送机构、底座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调宽输送机构设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调宽输送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一输送梁和插接在两所述第一输送梁之间的定宽导杆,所述定宽导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两所述第一输送梁可沿所述定宽导杆相对移动调节,两所述第一输送梁的内侧的两端均分别设有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及第一从动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轮转动的气缸,其中一第一输送梁的内侧设有托架,所述限位导向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立杆和可调节地设置在两所述立杆之间的第一横杆,两所述立杆的底端分别设于两所述第一输送梁的末端,所述立杆上设有可移动的横向限位杆,所述第一横杆上设有可移动的纵向限位杆,所述刮板机构包括刮板,所述刮板的下端的一侧连接所述链条,所述刮板的下端的另一侧紧贴所述第一输送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的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所述左升降装置及右升降装置均包括对称设置的上导杆定位杆和下导杆定位杆,所述上导杆定位杆及下导杆定位杆的两端均通过导杆连接,两所述导杆之间设有连接所述上导杆定位杆和下导杆定位杆的梯形螺杆,所述上导杆定位杆和下导杆定位杆之间设有连接所述导杆及梯形螺杆的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所左升降装置及右升降装置通过张紧机构连接,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底板、张紧轮、被动轮和张紧链条,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张紧轮及被动轮均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梯形螺杆上设有链轮,所述张紧链条分别连接所述张紧轮、被动轮和链轮,所述右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手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安装在所述梯形螺杆上,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所述手轮带动旋转,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箱机构包括支撑底板、取箱滑轨、安装架、第一电机、齿轮、齿条和吸盘,所述支撑底板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取箱滑轨为两条,两条所述取箱滑轨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上,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上,且位于两所述取箱滑轨之间,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安装架的底端的两侧分别设于两所述取箱滑轨上,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安装架沿所述取箱滑轨滑动,所述吸盘为多个,多个所述吸盘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底座、第二电机、平移机构、开箱机构、悬挂座、旋转轴、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平移机构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平移机构上,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朝下设置,所述驱动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开箱机构包括旋转摆臂和安装在所述旋转摆臂下端的成型吸盘,所述悬挂座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平移机构,另一端连接所述旋转摆臂的上端,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平移机构,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折大叶机构包括左开叶机构、右开叶机构、调整机构、底座板和合叶机构,所述底座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调整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板上,所述左开叶机构和右开叶机构通过所述调整机构可相对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板上,所述合叶机构设于所述底座板上,当箱底小叶折叠后所述合叶机构折叠箱底大叶; 所述折后小叶机构包括第二气缸、气缸连接板、转臂、滑槽板、第一安装座,第三气缸和折后小叶板,所述气缸连接板安装在所述取箱机构上,所述转臂的一端与所述滑槽板连接,并与所述气缸连接板的一端铰接,所述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铰接,所述第二气缸的安装座与所述气缸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在所述滑槽板上,所述折后小叶板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转轴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缸筒固定在所述滑槽板上,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连接所述转轴; 所述折前小叶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四气缸、折前小叶板、曲臂和曲臂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板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四气缸的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铰接,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折前小叶板的一端铰接,所述曲臂固定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曲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铰接,所述曲臂的中部与所述曲臂固定座铰接,所述曲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折前小叶板的中部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箱机构还包括使纸箱作横向移动的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包括送箱滑轨、第五气缸和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上端的一侧,所述送箱滑轨与所述第一滑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五气缸的气缸筒与所述安装架铰接,所述第五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送箱滑轨的一端铰接,多个所述吸盘均设置在所述送箱滑轨远离所述安装架的一侧; 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丝杆、调节螺母、第二安装座、第二固定板、滑轨、滑块和相对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两端的带座轴承,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带座轴承,所述调节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内部,且与所述丝杆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底端及所述第二电机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滑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下端,所述滑槽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端,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块配合连接; 所述左开叶机构与右开叶机构均包括用于安装开叶板的转轴、第二带座轴承、力臂、第三固定板和开叶气缸,所述调整机构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二带座轴承上,所述力臂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与所述开叶气缸的伸缩杆铰接,所述开叶气缸的安装座与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固定板与所述底座板之间设有滑轨,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槽; 所述合叶机构包括第一合叶气缸、第二合叶气缸、第一合叶器、第二合叶器和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一合叶气缸、第二合叶气缸的缸筒均与所述底座板铰接,所述第三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板上,所述第二合叶器的底端与所述第三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二合叶器的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合叶气缸的伸缩杆及所述第一合叶器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一合叶器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合叶气缸的伸缩杆铰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大叶开小叶机构包括左压大叶装置和右压大叶装置,所述左压大叶装置和右压大叶装置相对且可上下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滚筒线机构的后端的两侧,所述左压大叶装置的上端设有可横向移动的左大叶压杆,所述右压大叶装置的上端设有可横向移动的右大叶压杆,所述右大叶压杆的上方设有撑小叶装置; 所述滚筒线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输送梁,所述输送梁设于所述机架上,两所述输送梁之间的上端均设有若干滚筒,两所述输送梁之间的下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前夹持输送机构和后夹持输送机构的光轴以及用于驱动两所述前夹持输送机构和两所述后夹持输送机构相对移动的第一丝杆; 所述前夹持输送机构的前端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四安装座、导向板、导向气缸、第一转轴和第一旋转臂,所述第四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前夹持输送机构上,所述第一转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四安装座的前端,所述第一旋转臂及所述导向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所述导向气缸的缸筒与所述第四安装座的后端铰接,所述导向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一旋转臂铰接; 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导板、安装板、第二转轴、阻挡气缸、阻挡板和阻挡臂,所述导板安装在所述后夹持输送机构上,所述安装板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导板上,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阻挡臂的中部,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安装板,所述阻挡气缸的缸筒与所述安装板铰接,所述阻挡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阻挡臂的一端铰接,所述阻挡板安装在所述阻挡臂的另一端; 所述开大叶机构包括导杆固定座、竖杆、撑大叶方管、开叶气缸、第二旋转臂和压大叶板,所述导杆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滚筒线机构上,所述竖杆的下端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导杆固定座,所述撑大叶方管可横向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竖杆的上端,所述第二旋转臂的中部与所述撑大叶方管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旋转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压大叶板,另一端与所述开叶气缸的伸缩杆铰接,所述开叶气缸的缸筒与所述撑大叶方管铰接; 所述压大叶开小叶机构包括左压大叶装置和右压大叶装置,所述左压大叶装置和右压大叶装置相对且可上下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滚筒线机构的后端的两侧,所述左压大叶装置的上端设有可横向移动的左大叶压杆,所述右压大叶装置的上端设有可横向移动的右大叶压杆,所述右大叶压杆的上方设有撑小叶装置; 所述前夹持输送机构和后夹持输送机构均包括夹持皮带板、第二调节螺母、调节滑动轴承座、滑动轴承座、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所述调节滑动轴承座及滑动轴承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夹持皮带板的下表面的两端,且所述调节滑动轴承座及所述滑动轴承座均套接在所述光轴上,所述主动轮及所述从动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夹持皮带板的上表面的两端,所述皮带连接所述主动轮及被动轮; 所述调节滑动轴承座上均设有多个导向螺栓,所述第二调节螺母套接在所述导向螺栓上,多个所述导向螺栓上均套接有压缩弹簧,且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靠所述调节滑动轴承座,另一端抵靠所述第二调节螺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压大叶装置还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左立杆,所述左立杆的下端连有可相对移动的左安装座,所述左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滚筒线机构上,所述左立杆的上端设有可相对移动的压杆横杆,所述左大叶压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压杆横杆的一端; 所述右压大叶装置还包括第二丝杆和两对称设置的右立杆,所述右立杆的下端连有可相对移动的右安装座,所述右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滚筒线机构上,所述右安装座的中部设有第一调节螺母,所述右立杆的上端设有横杆安装板,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横杆安装板,另一端配合所述第一调节螺母连接,所述横杆安装座上设有横杆,所述右大叶压杆安装在所述横杆上,所述撑小叶装置安装在所述横杆的两端; 所述撑小叶装置包括第五安装座、气缸固定板、开小叶气缸、第三旋转臂和撑杆,所述第五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横杆的两端,所述气缸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五安装座上,所述开小叶气缸的底部与所述气缸固定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旋转臂的一端与所述气缸固定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旋转臂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开小叶气缸的活塞杆和所述撑杆。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机构还包括摆臂、摆臂支撑座和销轴,所述摆臂固定在所述刮板上,所述摆臂支撑座的一端紧贴所述输送梁,所述摆臂支撑座的另一端与所述摆臂铰接,所述销轴设置在所述摆臂的下端,所述摆臂支撑座设有配合所述销轴的限位槽; 所述调宽输送机构还包括单向轴承、主动轴、摆臂杆和鱼眼轴承,所述单向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输送梁上,所述主动轴的中部连接所述单向轴承,所述主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主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摆臂杆的一端,所述鱼珠轴承分别连接所述摆臂杆的另一端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输送整理机构包括第二机架、动力机构、用于调整产品位置的调整机构、用于输送产品的输送机构和压包调节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调节机构、输送机构和压包调节机构均设于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所述输送机构,所述调整机构设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压包调节机构可水平移动地设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