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混凝土全自动配料系统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混凝土全自动配料系统,它包括有粉料配料输送机构、沙石料配料输送机构、减水剂配料输送机构和配料搅拌机构,所述粉料配料输送机构通过输送管道与配料搅拌机构相连通,所述沙石料配料输送机构通过进料斗与配料搅拌机构相连通,所述减水剂配料输送机构通过输液管道与配料搅拌机构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提升了混凝土生产用粉料的输送速度和输送效率,确保了混凝土原料的精准配比,保证了混凝土的成品质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减水剂的称量精度和称量效率,进而显著提升了减水剂的添加效率。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荆门市飞图混凝土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立玲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8-0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1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258818.3 |
公开号: |
CN209257239U |
分类号: |
B28C9/02(2006.01);B;B28;B28C;B28C9 |
申请人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门市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深圳大道东99号 |
主权项: |
1.混凝土全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粉料配料输送机构、沙石料配料输送机构、减水剂配料输送机构和配料搅拌机构,所述粉料配料输送机构通过输送管道与配料搅拌机构相连通,所述沙石料配料输送机构通过进料斗与配料搅拌机构相连通,所述减水剂配料输送机构通过输液管道与配料搅拌机构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全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配料输送机构包括有第一机架、第二机架、第三机架、第四机架、料仓、第一电动阀、连接管、输料管、进气管、电磁阀、振动电机、压簧、旋风分离器、卸料阀、第一称量仓、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电动阀和第一控制器,所述料仓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在料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电动阀固定安装在料仓的第一出料口处,所述连接管固定安装在第一电动阀上,并与第一电动阀相连通,所述压簧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架上,所述输料管通过第一支座固定架置在压簧上,该输料管呈倾斜布置,所述振动电机固定安装在输料管上,输料管的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软管与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进气管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在输料管的两侧部分别开设有呈排的第一进气孔,在连接管的两侧部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气孔,在输料管的第一进气孔和连接管的第二进气孔处分别设置有进气支管,该进气支管呈倾斜布置,进气支管通过进气软管与进气管相连通,进气管的一端部设置呈进气口,所述电磁阀固定安装在进气管的进气口处,所述旋风分离器固定安装在第三机架上,在旋风分离器的上侧部开设有进风口,在其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料口,在其顶部开设有出风口,在旋风分离器的进风口处设置有与旋风分离器外侧壁相切的进风管,所述输料管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连接软管与进风管相连通,所述卸料阀固定安装在旋风分离器的第二出料口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第四机架上,所述第一称量仓通过第二支座固定架置在第一压力传感器上,该第一称量仓位于旋风分离器的下方,在第一称量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在其底部开设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二电动阀固定安装在第一称量仓的第三出料口处,第一称量仓的进料口通过第三连接软管与卸料阀相连通,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动阀、振动电机、电磁阀、卸料阀、第二电动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全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沙石料配料输送机构包括有储料仓、第五机架、第一卸料机构、第二称量仓、第六机架、第二卸料机构、第二压力传感器、分输送机构、主输送机构、挡料机构、刮板和第二控制器,所述储料仓固定架置在第五机架上,在储料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料口,所述第一卸料机构安装在储料仓的第一排料口处,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第六机架上,所述第二称量仓通过第三支座固定架置在第二压力传感器上,第二称量仓位于储料仓下方,第二称量仓的上部为敞口状,并与储料仓的第一排料口相对应,在第二称量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料口,所述第二卸料机构安装在第二称量仓的第二排料口处,所述分输送机构由第八机架、第一输送辊轮、第一输送带和第一输送电机构成,所述第一输送辊轮呈排活动安装在第八机架上,所述第一输送电机与第一输送辊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绕置在呈排的第一输送辊轮上,第一输送带位于第二称量仓下方,并与第二称量仓的第二排料口相对应,所述主输送机构由第九机架、第二输送辊轮、第二输送带和第二输送电机构成,所述第二输送辊轮呈排活动安装在第九机架上,所述第二输送电机与第二输送辊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绕置在呈排的第二输送辊轮上,第二输送带位于第一输送带的前侧下方,并与第一输送带相衔接,所述挡料机构由支架、第一支杆、成对的螺杆、成对的螺母、成对的弹簧、托架、竖挡板、底架和导料板构成,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第八机架上,所述第一支杆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在支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第一支杆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在所述托架的底部设置有支轴,在支轴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板,托架通过支轴可转动地活动穿置在支架的第一通孔内,所述成对的螺杆分别穿置在第一支杆的第二通孔内,所述成对的螺母分别旋置在位于第一支杆上方的螺杆上,所述成对弹簧的上端部分别与成对的螺杆相连接,成对弹簧的下端部分别与支轴的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竖挡板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托架的上端部,该竖挡板与第一输送带的前端部相对应,所述导料板固定安装在底架上,该导料板呈倾斜状,并分别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相对应,所述刮板固定安装在支轴上,该刮板呈弧形,并与第一输送带的前端部相贴合,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卸料机构、第二卸料机构、第一输送电机和第二输送电机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全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卸料机构由成对的第一挡板和成对的第一油缸构成,所述成对的第一挡板分别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储料仓的底部,并与第一排料口相对应,所述成对的第一油缸分别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储料仓上,成对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成对的第一挡板可转动地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卸料机构由成对的第二挡板和成对的第二油缸构成,所述成对的第二挡板分别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第二称量仓的底部,并与第二排料口相对应,所述成对的第二油缸分别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第二称量仓上,成对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成对的第二挡板可转动地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分别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混凝土全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输送辊轮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一输送辊轮通过第二转轴呈排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第八机架上,在其中一个第一输送辊轮的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第一输送辊轮通过第一皮带轮与第一输送电机皮带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输送辊轮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转轴,第二输送辊轮通过第三转轴呈排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第九机架上,在其中一个第二输送辊轮的第三转轴上设置有第二皮带轮,第二输送辊轮通过第二皮带轮与第二输送电机皮带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全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配料输送机构包括有第七机架、减水剂储液仓、第三控制器、辅剂储液仓和成对的复配称量机构,所述减水剂储液仓和辅剂储液仓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七机架上,在减水剂储液仓和辅剂储液仓的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在减水剂储液仓和辅剂储液仓的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成对的复配称量机构分别由称量机构和复配机构构成,所述复配机构由复配仓、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电机、搅拌杆、第一电动球阀、第二电动球阀、第三电动球阀和第四电动球阀构成,所述复配仓固定安装在第七机架上,该复配仓位于减水剂储液仓和辅剂储液仓下方,在复配仓的底部设置有与复配仓内部相连通的第一排料管和第二排料管,所述搅拌杆可转动地活动穿置在复配仓内,并与电机传动连接,在位于复配仓内的搅拌杆上设置有搅拌叶片,在复配仓的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复配仓的第一进料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减水剂储液仓的第一出液口相连通,复配仓的第二进料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辅剂储液仓的第二出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电动球阀和第一流量传感器分别安装在第一连接管上,所述第二电动球阀和第二流量传感器分别安装在第二连接管上,所述第三电动球阀安装在第一排料管上,所述第四电动球阀安装在第二排料管上,所述称量机构由第三称量仓、液位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五电动球阀构成,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第七机架上,所述第三称量仓通过第四支座固定架置在第三压力传感器上,该第三称量仓位于复配仓下方,所述液位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第三称量仓的内部,在第三称量仓的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一排料管和第二排料管的下部分别从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穿过,并与第三称量仓内部相连通,在第三称量仓的底部开设有卸料口,所述第五电动球阀安装在第三称量仓的卸料口处,所述第三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电机、第一电动球阀、第二电动球阀、第三电动球阀、第四电动球阀、第五电动球阀、液位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全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配料输送机构还包括有轴套、密封垫和密封填料,在所述复配仓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轴套固定安装在复配仓的通孔处,所述密封垫紧配合夹置在轴套与复配仓的内壁之间,在轴套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搅拌杆可转动地活动穿置在轴套内,所述密封填料卡置在环形凹槽内,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轴套上,搅拌杆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全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搅拌机构包括有机架、搅拌仓、成对的搅拌电机、成对的搅拌轴、搅拌叶、内护板、固定螺母、轴护板、喷淋管、成对的底盖和成对的油缸,所述搅拌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搅拌仓的顶部分别开设有粉料进料口、沙石料进料口和减水剂进料口,所述喷淋管固定穿置在搅拌仓的上部内,在该喷淋管上设置有与喷淋管相连通的呈排喷头,所述成对的搅拌轴分别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搅拌仓内,所述成对的搅拌电机分别与成对的搅拌轴传动连接,所述轴护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成对的搅拌轴上,在该轴护板上设置有第三支杆,所述搅拌叶固定安装在第三支杆上,该搅拌叶呈弧形,搅拌仓的底部为敞口状,所述成对的底盖分别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搅拌仓的底部,并盖置在搅拌仓底部的敞口处,所述成对的油缸分别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机架上,成对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成对的底盖可转动地活动连接,在搅拌仓的仓壁和底盖上分别开设有孔,所述内护板位于搅拌仓内,在内护板上设置有螺杆,内护板的螺杆分别穿置在孔内,所述固定螺母分别旋置在螺杆上,所述粉料配料输送机构的第二电动阀通过输送管道与搅拌仓的粉料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进料斗的下端部与搅拌仓的沙石料进料口相连通,所述沙石料配料输送机构的第二输送带与进料斗的上部相对应,所述减水剂配料输送机构的第五电动阀通过输液管道与搅拌仓的减水剂进料口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全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搅拌机构还包括有锁定螺栓、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搅拌叶由搅拌板构成,在所述第三支杆上设置有连接板,在该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在搅拌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锁定螺栓穿置在连接板的第三通孔内,并旋置在搅拌板的螺纹孔内,相邻的搅拌板相互紧靠在一起形成搅拌叶,所述轴护板由成对的弧形板构成,所述成对的弧形板分别夹置在搅拌轴上,在该成对的弧形板上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第四通孔,所述锁紧螺栓穿置在成对弧形板的第四通孔内,所述锁紧螺母旋置在锁紧螺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混凝土全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的搅拌轴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搅拌仓内,成对搅拌轴的一端部分别从搅拌仓内穿出,所述成对的搅拌电机分别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成对搅拌轴的一端部直联传动连接。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