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土体渗流破坏和处理的演示装置及试验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土体渗流破坏和处理演示装置,包括供水单元和试样演示单元,供水单元包括基座、升降板、支架、电机、控制器和供水筒,支架设置在基座上,升降板由电机驱动沿支架上下滑动,供水筒设置在升降板上,电机运动的信号通过电缆线传送至控制器,供水筒上连接有出水阀门;试样演示单元包括台垫、试样筒、滤网、第一砂样器、第二砂样器以及第三砂样器,试样筒设置在台垫上,滤网设置在试样筒的底部,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砂样器依次设置,试样筒底部连接有和进水阀门通过水管相连通的进水阀门。本发明实现了水力梯度的实时显示,并通过不同方式直观展示了流砂或管涌的处理方法,可显著提高展示效果,加强对渗流破坏及其处理方法的理解。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河南;41 |
申请人: |
河南大学 |
发明人: |
边汉亮;李豪伟;张建伟;赫中营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5-2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10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437201.0 |
公开号: |
CN110220831A |
分类号: |
G01N15/08(2006.01);G;G01;G01N;G01N15 |
申请人地址: |
475004 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金明大道1号 |
主权项: |
1.一种土体渗流破坏和处理演示装置,包括供水单元和试样演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单元包括基座(1)、升降板(2)、支架(3)、电机(4)、控制器(6)和供水筒(7),所述支架(3)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升降板(2)由所述电机(4)驱动沿所述支架(3)上下滑动,所述供水筒(7)设置在所述升降板(2)上,所述电机(4)运动的信号通过电缆线(5)传送至所述控制器(6),所述供水筒(7)上连接有出水阀门(9);所述试样演示单元包括台垫(11)、试样筒(12)、滤网(13)、第一砂样器(14)、第二砂样器(15)以及第三砂样器(16),试样筒(12)设置在所述台垫(11)上,所述滤网(13)设置在所述试样筒(12)的底部,所述第一砂样器(14)、第二砂样器(15)以及第三砂样器(16)依次设置,所述试样筒(12)底部连接有进水阀门(10);所述出水阀门(9)和进水阀门(10)通过水管(18)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体渗流破坏和处理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单元还包括不锈钢箍(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体渗流破坏和处理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演示单元还包括隔水板(17),所述隔水板(17)设置在所述滤网(13)和第三砂样器(1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体渗流破坏和处理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13)包括网面和设置在网面下方的钢块。 5.一种土体渗流破坏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砂样器(14)、第二砂样器(15)和第三砂样器(16)内均放置级配相同的砂粒并压密; 步骤2、将步骤1中放置好沙粒的第一砂样器(14)、第二砂样器(15)和第三砂样器(16)依次放入试样筒(12)内,砂样总高度为L; 步骤3、依次打开进水阀门(10)和出水阀门(9),通过控制器(6)调整供水筒(7)的位置,根据水头差与砂样总高度L的比值计算出水力梯度i,并在所述控制器(6)的显示屏上实时显示; 步骤4、所述供水筒(7)达到某一高度时,砂样在渗流力作用下,土颗粒发生悬浮、移动,即为流砂现象,此时对应的水力梯度为临界水力梯度icr。 6.一种土体渗流破坏处理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砂样器(14)、第二砂样器(15)和第三砂样器(16)内装入粗粒径砂样压密,采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土体渗流破坏试验方法,计算并记录其临界水力梯度icr1; 步骤2、在第一砂样器(14)、第二砂样器(15)和第三砂样器(16)内装入细粒径砂样并压实至与所述步骤1中粗颗粒相同密实度,采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土体渗流破坏试验方法,计算并记录其临界水力梯度icr2; 步骤3、比较icr1和icr2。 7.一种土体渗流破坏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砂样器(14)、第二砂样器(15)和第三砂样器(16)中分别装入不同级配粒径的砂样,砂样的粒径依次由细到粗,且细砂样粒径小于粗砂样之间的孔隙; 步骤2、将步骤1中放置好沙粒的第一砂样器(14)、第二砂样器(15)和第三砂样器(16)依次放入试样筒(12)内,所述第一砂样器(14)最靠近所述试样筒(12)底部; 步骤3、依次打开进水阀门(10)和出水阀门(9),通过控制器(6)调整供水筒(7)的高度,当供水筒(7)达到一定高度时,观测到砂样中细颗粒流出,砂样自下往上逐渐形成一贯通的水流通道,即为管涌现象,演示土体达到管涌破坏的临界状态,记录此时供水筒(7)的高度,作为临界水头位置。 8.一种土体渗流破坏处理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砂样器(14)、第二砂样器(15)和第三砂样器(16)中分别装入不同级配粒径的砂样,砂样的粒径依次由细到中再到粗,且任一层的砂样颗粒都不允许穿过相邻较粗一层的孔隙; 步骤2、将步骤1中放置好沙粒的第一砂样器(14)、第二砂样器(15)和第三砂样器(16)依次放入试样筒(12)内,所述第一砂样器(14)最靠近所述试样筒(12)底部; 步骤3、通过控制器(6)调整供水筒(7)的位置,在达到权利要求7中记录的临界水头位置后,观测砂样的变化; 步骤4、继续调高所述供水筒(7)的高度,增大水头差,观测砂样的变化。 9.一种土体渗流破坏处理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砂样器(14)、第二砂样器(15)和第三砂样器(16)中分别装入不同级配粒径的砂样,砂样的粒径依次由细到粗,且细砂样粒径小于粗砂样之间的孔隙; 步骤2、将步骤1中放置好沙粒的第一砂样器(14)、第二砂样器(15)和第三砂样器(16)依次放入试样筒(12)内,所述第一砂样器(14)最靠近所述试样筒(12)底部; 步骤3、所述第一砂样器(14)放置在过滤网(13)上,且所述第三砂样器(16)和过滤网(13)之间放置隔水板(17); 步骤4、通过控制器(6)调整供水筒(7)的位置,在达到权利要求7中记录的临界水头位置后,观测砂样的变化。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