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及一次性浇筑叠合柱
专利名称: 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及一次性浇筑叠合柱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及一次性浇筑叠合柱,其中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包括多个可充气式支撑体;且每个所述可充气式支撑体的一端上设置有气口,位于气口处设置有气阀门。该一次性浇筑叠合柱则包括所述的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外部的外层钢模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层钢模内的钢筋笼等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及一次性浇筑叠合柱,其叠合柱混凝土预制层可四边同时一次性整体浇筑,四面同时作业,整体抽出,方便操作,其将大幅度提升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叠合柱的生产作业效率。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伯禹;马荣全;李伟;曹计栓;王洪强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8-27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3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389745.1
公开号: CN209319986U
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黄彩荣
分类号: B28B7/32(2006.01);B;B28;B28B;B28B7
申请人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北清路三一产业园
主权项: 1.一种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可充气式支撑体;且每个所述可充气式支撑体的一端上设置有气口,位于气口处设置有气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还包括连接件;多个所述可充气式支撑体的顶部通过连接件实现捆绑连接,且多个所述可充气式支撑体的底部均通过连接件实现捆绑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具体为绳索或者钢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充气式支撑体具体为橡胶气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充气式支撑体具体为长方体形状的可充气式支撑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充气式支撑体的数量为8个或是4个或是12个。 7.一种一次性浇筑叠合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外部的外层钢模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层钢模内的钢筋笼; 所述钢筋笼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纵筋和沿着纵筋自上而下依次套接设置纵筋外围的多个环状箍筋;位于所述钢筋笼的同一高度位置的水平面的环状箍筋上还设置纵横交错设置的水平箍筋; 所述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内的每个可充气式支撑体均呈竖直方向设置,并围绕所述钢筋笼的内壁均匀间隔分布,且每个可充气式支撑体均位于所述环状箍筋与所述水平箍筋夹持空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性浇筑叠合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箍筋为矩形形状;位于所述环状箍筋上的水平箍筋为4根,纵横交错设置呈“井”字形;所述环状箍筋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平箍筋组合形成呈九宫格形状的箍筋体;所述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上的可充气式支撑体为8个,8个可充气式支撑体分别位于九宫格形状的箍筋体的靠边缘处周围8个格子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性浇筑叠合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箍筋为矩形形状;位于所述环状箍筋上的水平箍筋为2根,纵横交错设置呈“十”字形;所述环状箍筋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平箍筋组合形成呈田字格形状的箍筋体;所述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上的可充气式支撑体为4个,4个可充气式支撑体分别位于田字格形状的箍筋体的靠边缘处周围4个格子内。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性浇筑叠合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箍筋为矩形形状;位于所述环状箍筋上的水平箍筋为6根,三根纵向设置,三根横向设置,纵横交错排列分布;所述环状箍筋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平箍筋组合形成十六字格形状的箍筋体;所述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上的可充气式支撑体为12个,12个可充气式支撑体分别位于十六字格形状的箍筋体的靠边缘处周围12个格子内。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