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混凝土拱坝或重力式拱坝的横缝灌浆管路及其制作方法 |
摘要: |
一种混凝土拱坝或重力式拱坝的横缝灌浆管路,其要点在于灌浆管路由进浆管、升浆管、回浆管构成,升浆管为混凝土制成,直接制作在横缝中,升浆管的管径大于横缝宽度。本发明取消了由封闭的实物管构成的升浆管,在浇注混凝土的同时在横缝两侧形成升浆管的管腔,自动形成升浆管,造性地利用充气管作为第Ⅱ管路模芯,升浆管被横缝贯穿,升浆管与横缝相通,整条升浆管接缝都是出浆口,解决了堵塞的问题,还使得出浆快速均匀,提高工效和灌浆质量。本专利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施工轻便,功效高;保证成孔质量,满足接缝灌浆管路的系统成型。可重复循环使用,经济耐用,降低了施工成本,减少了劳动力的强度,有效地保证浇筑的顺利进行。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福建;35 |
申请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叶盛茂;罗德超;戴盈辉;叶盛志;阮跃鸿;孙江华;陈平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6-1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1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496629.2 |
公开号: |
CN110130279A |
分类号: |
E02B7/12(2006.01);E;E02;E02B;E02B7 |
申请人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湖东路82号 |
主权项: |
1.一种混凝土拱坝或重力式拱坝的横缝灌浆管路,其特征在于灌浆管路由进浆管、升浆管、回浆管构成,升浆管为混凝土制成,直接制作在横缝中,升浆管的管径大于横缝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拱坝或重力式拱坝的横缝灌浆管路,其特征在于:升浆管由分别制作在先浇块和后浇块的管腔拼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拱坝或重力式拱坝的横缝灌浆管路,其特征在于:进浆管与回浆管是相通的管路,回浆管上装有压力表和压力阀,升浆管通过三通接在进浆管中,排气槽介于灌区上方的止水铜片和升浆管顶部之间,排气槽设置在先浇块上,排气槽与横缝平行,一端与横缝重叠,排气槽的宽度大于排气管外径,排气管与排气槽相通,排气出浆盒位于灌区上方的止水铜片的上方,排气出浆盒通过管道与排气槽相通。 4.一种混凝土拱坝或重力式拱坝的横缝灌浆管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升浆管的制作方法为:s1、清理:用磨光机将先浇块模板和第Ⅰ管路模芯清理干净; S2、安装第Ⅰ管路模芯:在先浇块缝面模板上固定第Ⅰ管路模芯,第Ⅰ管路模芯的底端插入与进浆管连接的三通中,用透明胶带缠绕,上下浇筑层间保持连续,并在一条直线上; s3、形成先浇块升浆管管腔:浇筑混凝土时对第Ⅰ管路模芯进行保护,拆除第Ⅰ管路模芯后,在先浇块上形成升浆管管腔; s4、第Ⅱ管路模芯由充气管制成; s5、安装第Ⅱ管路模芯:后浇块浇筑前先将第Ⅱ管路模芯装在先浇块形成的升浆管管腔中,充气后进行浇筑后浇块; s6、拔管成孔:后浇块混凝土浇筑后,在后浇块混凝土终凝后,将第Ⅱ管路模芯的气体放掉,拔出第Ⅱ管路模芯,即形成升浆管,保护好孔口,防止杂物流入; s7、检查:对升浆管路进行通水检查和冲洗,通水压力为设计灌浆压力的75-85%; s8、封堵:检查合格后封堵升浆管管口,及所有外露管口、孔口,封盖严密,妥善保护,待坝体温度、张开度达到设计要求,适宜灌浆时进行大坝横缝接缝灌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拱坝或重力式拱坝的横缝灌浆管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Ⅱ管路模芯外径等于第Ⅰ管路模芯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拱坝或重力式拱坝的横缝灌浆管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Ⅱ管路模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Ⅰ管路模芯的横截面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拱坝或重力式拱坝的横缝灌浆管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Ⅰ管路模芯为减去横缝一半宽度的小半圆,第Ⅱ管路模芯横截面为整圆,二者外径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拱坝或重力式拱坝的横缝灌浆管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Ⅰ管路模芯为橡胶条,其横截面小于等于半圆,第Ⅱ管路模芯为由充气管,横截面为整圆,二者外径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拱坝或重力式拱坝的横缝灌浆管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安装第Ⅰ管路模芯是指在先浇块缝面模板的竖向上固定多条第Ⅰ管路模芯,等间隔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拱坝或重力式拱坝的横缝灌浆管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的第Ⅱ管路模芯由充气管制成;充气管的制作过程为:塑料软管按设计的高度截成段,在顶端下方20-30cm处剪小孔安装气门芯,气门芯的位置高于浇块的顶端,采用压紧连接方式,底端塑料管封头采用热压模具加工成圆锥形,进行充气实验检测软管密封性,充气24小时后管内无漏气现象方可使用。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