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斜桩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斜桩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箱系统和加载系统,其中模型箱系统包括模型箱箱体、支撑板、侧板和斜桩定位架,模型箱箱体为上开口的长方体箱,支撑板固定在模型箱箱体上,且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锯齿形凹槽,侧板的下边放置在支撑板的一锯齿形凹槽中,侧板的背面设置有U型可转动钢箍并放置在支撑板的一锯齿形凹槽中,侧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2°~23°,侧板上开有条形孔,斜桩定位架的背面焊接有螺杆,螺杆穿过侧板条形孔并由螺帽拧紧,斜桩定位架的正面焊接有半封闭式铁皮管。本发明还提出了相应的斜桩模型试验方法。本发明的试验装置传力明确、质量可靠,可进行单桩或双桩的压桩模拟,解决了目前斜桩的模型试验问题。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发明人: |
蒋跃楠;李国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6-2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30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558542.3 |
公开号: |
CN110185074A |
代理机构: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莫英妍;徐冬涛 |
分类号: |
E02D33/00(2006.01);E;E02;E02D;E02D33 |
申请人地址: |
211169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 |
主权项: |
1.一种斜桩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箱系统和加载系统,其中: 模型箱系统包括模型箱箱体(11)、支撑板(12)、侧板(13)和斜桩定位架(14),模型箱箱体(11)为上开口的长方体箱,支撑板(12)的两短边分别固定在模型箱箱体(11)上开口的两长边上,且支撑板(12)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条平行于模型箱箱体(11)短边的锯齿形凹槽(15);侧板(13)的下边放置在支撑板(12)的一锯齿形凹槽(15)中,侧板(13)的背面设置有U型可转动钢箍(16),U型可转动钢箍(16)放置在支撑板(12)的一锯齿形凹槽(15)中,侧板(13)与支撑板(12)之间的夹角为2°~23°,侧板(13)上开有两条平行于模型箱箱体(11)短边的条形孔(17);斜桩定位架(14)的背面固定焊接有两个螺杆(19),两个螺杆(19)分别穿过侧板(13)上的两条条形孔(17)并由螺帽拧紧,斜桩定位架(14)的正面焊接有半封闭式铁皮管(18); 加载系统包括第一动杆(2)、第二动杆(4)、油箱(3)、第一液压油缸(5)、第二液压油缸(6)和底座(9),其中,第一动杆(2)的固定端通过销钉与底座(9)转动式连接,第一动杆(2)的末端通过销钉与第二动杆(4)的支点转动式连接,第二动杆(4)的一端与第二液压油缸(6)连接,第二液压油缸(6)固定安装在第一动杆(2)的中部上端,第二动杆(4)的另一端安装加载杆(1),第一动杆(2)的中部下端与第一液压油缸(5)连接,第一液压油缸(5)固定安装在底座(9)上;油箱(3)与第一液压油缸(5)、第二液压油缸(6)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桩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型箱箱体(11)的底板、左右侧面板、后面板为钢板焊接组成,模型箱箱体(11)的正面板为加强有机玻璃板,所述加强有机玻璃板的外侧设置有一条垂直方向、两条水平方向的钢箍(20),模型箱箱体(11)上开口四周边沿均焊接有等边角钢(21),两长边的等边角钢(21)中心线上各设有若干个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桩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2)为一钢板,支撑板(12)的两短边各设有若干个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桩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侧板(13)为一钢板,侧板(13)的上边、下边均设有刻度线(22),侧板(13)的背面焊接有两个铁块(23),所述两个铁块(23)分别安装在条形孔(17)的两端部且与条形孔(17)垂直,两个铁块(23)的上端均与侧板(13)的上边对齐,两个铁块(23)的外侧中心设有插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桩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斜桩定位架(14)为一铁块,其正面、背面均有中心刻度线,半封闭式铁皮管(18)位于正面中心刻度线上,螺杆(19)位于背面中心刻度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桩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动杆(2)、第二动杆(4)均为变截面箱体结构,第二动杆(4)与加载杆(1)之间焊接有封头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桩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9)为钢筋混凝土块体,底座(9)底面四角均设有铁支座(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桩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加载杆(1)为活塞式加载油缸,且加载杆(1)末端设有外螺纹。 9.一种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的斜桩模型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模型箱箱体(1)内装入土体并压实,将支撑板(12)固定在模型箱箱体(1)上; 步骤2:将侧板(13)和U型可转动钢箍(16)放置在支撑板(12)的锯齿形凹槽(15)中,并调节侧板(13)与支撑板(12)之间的夹角,所述夹角为2°~23°; 步骤3:根据模型桩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制作半封闭式铁皮管(18),并将其焊接在斜桩定位架(14)上,半封闭式铁皮管(18)的中心线与斜桩定位架(14)的正面中心刻度线对准; 步骤4:斜桩定位架(14)的背面螺杆(19)穿过侧板(13)的条形孔(17),将半封闭式铁皮管(18)的中心线对准侧板(13)的刻度线(22)后固定; 步骤5:制作模型桩和桩帽,将桩帽的一端套在模型桩的桩头上; 步骤6:将带桩帽的模型桩斜向插入半封闭式铁皮管(18)中; 步骤7:启动加载系统,调整第一动杆(2)、第二动杆(4)的位置和加载杆(1)的角度,将加载杆(1)与桩帽的另一端拧紧; 步骤8:对模型桩施压,将模型桩连续均匀地压入土体至设计标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斜桩模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桩帽为一铁件,一端的开口内壁形状及尺寸与模型桩一致,另一端的开口内壁为圆形并设有内螺纹。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