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防摔儿童自行车
专利名称: 一种防摔儿童自行车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摔儿童自行车,包括车体前架和车体后架,车体后架设置在车体前架的底端,车体前架的顶端设置有三角架,三角架的顶部两侧位置处均设置有把手,车体前架上位于三角架的下方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减震杆,车体前架的下方设置有前轮,前轮的轴心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板,车体前架与车体后架接触位置处设置有中间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该装置通过第一减震杆、第二减震杆、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多个弹簧、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设置避免自行车产生过大的震动,提高了儿童学习自行车的积极性,其次通过支撑架和防摔板的设置能够提高防摔自行车的防摔性能,提升防摔效果。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天津;12
申请人: 斯博特(天津)自行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天依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1-1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1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20036222.7
公开号: CN209366351U
分类号: B62K9/00(2006.01);B;B62;B62K;B62K9
申请人地址: 300000 天津市北辰区北辰科技园区景远路10号
主权项: 1.一种防摔儿童自行车,包括车体前架(22)和车体后架(28),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后架(28)设置在车体前架(22)的底端,所述车体前架(22)的顶端设置有三角架(5),所述三角架(5)的顶部两侧位置处均设置有把手(6),所述车体前架(22)上位于三角架(5)的下方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减震杆(4),所述车体前架(22)的下方设置有前轮(1),所述前轮(1)的轴心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0),所述车体前架(22)与车体后架(28)接触位置处设置有中间连接块(23),且中间连接块(23)的侧壁中心位置处贯穿有转动杆(24),所述车体后架(28)靠近中间连接块(2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7),且第一支撑杆(27)的上方设置有鞍座(11),所述车体后架(28)的另一端贯穿有支撑轴(33),且支撑轴(33)的上套设有后轮(19),所述后轮(19)的上方设置有挡泥板(18),所述挡泥板(18)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17),所述车体后架(28)与支撑架(17)之间位于后轮(19)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板(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摔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20)与第一减震杆(4)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减震杆(4)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限制板(2),所述第一限制板(2)位于第一凹槽(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21),两个所述第一弹簧(21)的两端均设置有保护板(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摔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杆(9)和第二连接杆(34),所述第一连接杆(9)远离转动杆(2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脚踏板(8),所述第二连接杆(34)远离转动杆(2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脚踏板(3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防摔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4)上位于第一连接杆(9)与中间连接块(23)之间套设有第一飞轮(25),所述支撑轴(33)与第一飞轮(25)对应一侧轴体上套设有第二飞轮(37),且第二飞轮(37)与第一飞轮(25)上套设有传动齿带(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摔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1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杆(12),且第二支撑杆(12)的底端开设有第一连接槽(41),所述第二支撑杆(12)与第二支撑板(31)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连接槽(38)。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防摔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7)的顶端位于第一连接槽(4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0),且第一连接板(10)与第一连接槽(41)的中心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通孔(4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防摔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6),且第二凹槽(16)的内部嵌设有第二减震杆(14),所述第二减震杆(14)位于第二凹槽(1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制板(15),所述第二凹槽(16)的内部位于第二限制板(1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弹簧(29),且第二弹簧(29)的两端均设置有保护块(30),所述第二减震杆(14)的顶端位于第二连接槽(3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3),所述第二连接板(13)与第二连接槽(38)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3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摔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7)的两侧板体的顶端均设置有防摔板(32),两个所述防摔板(32)的底端均设置有滚轮(36)。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