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加载固结及电动协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装置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载固结及电动协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装置,装置包括四周被角钢包住的有机玻璃土壤修复槽、直流电源、竖向加载装置,有机玻璃土壤修复槽通过固定角钢与竖向加载架固定,防止加载过程中槽体发生位移。在电动修复的全程中给土体施加竖向荷载,在水平电场驱动力和竖向荷载压力的情况下,达到同时去除土中重金属离子和土体沉降固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修复过后土体由于含水率太高(泥浆状态)而不能取样测定强度和变形的方法,同时也加固了供试土壤。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江南大学 |
发明人: |
孙秀丽;高程;刘文化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2-2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0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2168449.5 |
公开号: |
CN209342477U |
代理机构: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分类号: |
G01N1/28(2006.01);G;G01;G01N;G01N1 |
申请人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1800号 |
主权项: |
1.一种加载固结及电动协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框架,其结构为:包括四根钢钢立柱(18),四根钢钢立柱(18)之间沿竖直方向间隔安装有相互平行的上承载板(23)和下承载板(6); 所述下承载板(6)上表面通过角钢固定装置(14)安装有修复槽(15),修复槽(15)内部两侧各通过一块隔板(24)分隔出阳极室(11)、阴极室(13),修复槽(15)内两块隔板(24)之间为放置供试土壤的区域,两块隔板(24)上分别设有小孔,阳极室(11)和阴极室(13)内分别安装有阳极板(10)和阴极板(12); 修复槽(15)前侧壁面中部沿水平方向设有一排电压测孔(17)和一排孔压测孔(16),阳极室(11)、阴极室(13)的侧壁上还安装有溢流口(9); 所述上承载板(23)中心开有圆孔,圆孔内通过轴承装置(4)安装有一根传力轴(1),传力轴(1)底端铰接有一块伸入修复槽(15)内的压力板(8),传力轴(1)上端安装有砝码托盘(3),其上叠放有若干砝码(2),砝码托盘(3)和上承载板(23)之间连有位移计(5); 加载框架底部设有安装在钢立柱(18)底部的水平调节装置(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固结及电动协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隔板(24)上分别设有开孔率为25%,直径为5mm的小孔,并且每块隔板(24)的两侧壁上均贴有阻挡土壤颗粒通过的滤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固结及电动协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修复槽(15)及压力板(8)均采用有机玻璃材质,修复槽(15)内部尺寸为400mm×200mm×200mm,阳极室(11)、阴极室(13)内部的尺寸均为50mm×200mm×200mm,修复槽(15)壁厚为10mm,隔板(24)厚度为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固结及电动协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阳极室(11)和阴极室(13)内盛有电解液,阳极板(10)和阴极板(12)采用不锈钢材料,并通过铜导线(22)和直流电源(20)及电流表(21)串联成回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固结及电动协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电压测孔(17)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两孔压测孔(16)之间的间距相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固结及电动协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装置(4)采用的轴承为圆柱轴承(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固结及电动协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角钢固定装置(14)包括四个角钢,四个角钢分别将修复槽(15)底部四个角箍紧,相邻两个角钢之间通过对拉螺栓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固结及电动协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力轴(1)底端呈半球状结构,压力板(8)上表面中心开有与所述半球状结构配合的凹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固结及电动协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修复槽(15)的侧壁上竖直标有0-150mm的刻度线。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