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模拟越流补给的抽水回灌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模拟越流补给的抽水回灌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摘要: 一种模拟越流补给的抽水回灌试验装置,内筒体及外筒体的底部密封固装有底部托架,且内筒体及外筒体的顶部密封并可拆卸连接有封盖;内筒体周向外壁与外筒体周向内壁之间设置有多层的补压腔,且多层的补压腔之间固装有环形密封隔板;内筒体上制有多个连通内筒体内部与补压腔的边界压力孔,且内筒体的周向内壁上铺设有封堵边界压力孔的滤纸;外筒体上固装有多组连通补压腔的进水管及出水管;封盖中部密封并穿透安装有回灌管,该回灌管的侧壁上制有多个回灌孔。该回灌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在模拟实际回灌时的定水头边界的基础上,降低渗透系数测量的离散性,并可根据实际地质模拟越流补给对回灌的影响,具有模拟条件真实,试验精度高等优点。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天津;12
申请人: 天津城建大学
发明人: 张淑朝;魏建建;董雨荷;赵凯;吕忠慧;蔡天和;李岩;刘彬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4-2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23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344172.3
公开号: CN110161210A
代理机构: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董一宁
分类号: G01N33/24(2006.01);G;G01;G01N;G01N33
申请人地址: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6号
主权项: 1.一种模拟越流补给的抽水回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透明材质制成的内筒体及外筒体;所述内筒体及外筒体的底部密封固装有底部托架,且内筒体及外筒体的顶部密封并可拆卸连接有封盖;所述内筒体周向外壁与外筒体周向内壁之间设置有多层的补压腔,且多层的补压腔之间固装有环形密封隔板;所述内筒体上制有多个连通内筒体内部与补压腔的边界压力孔,且内筒体的周向内壁上铺设有封堵边界压力孔的滤纸;所述外筒体上固装有多组连通补压腔的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封盖中部密封并穿透安装有回灌管,该回灌管向下伸入到内筒体的内部,且回灌管的侧壁上制有多个回灌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越流补给的抽水回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的底部分别制有与内筒体顶部密封及与外筒体顶部密封的密封环,且封盖上密封并穿透安装有多个伸入到内筒体内部及补压腔内部的压力传感器及含水量传感器。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越流补给的抽水回灌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打开封盖,在内筒体的周向内壁上铺设滤纸,根据实际工程地质状况配制模拟实际地质条件的试验土,并在对应下层补压腔位置的内筒体中填充厚度为d1的下层试验土;而后在下层试验土表层对应环形密封隔板位置的内筒体中填充厚度为d0的粉粘交互土;再而后在粉粘交互土的表层对应上层补压腔位置的内筒体中填充厚度为d1的上层试验土;最后在不同深度的土层内埋设多个压力传感器并压实内筒体内部的上述三个土层直至其密实度与实际地质条件土层相似,盖好封盖并密封; 步骤二:由进水管向下层的补压腔内加注定压力水流,直至内筒体中的下层试验土达到吸水饱和状态,记录下层试验土的吸收水量; 步骤三:由进水管向上层的补压腔内加注无压力水流,直至内筒体中的上层试验土达到吸水饱和状态,记录上层试验土的吸收水量; 步骤四:通过回灌管抽取内筒体内部各土层所含的水,设定抽水30min、3h、9h、18h、24h,并分别记录上述时间节点的抽水总量; 步骤五:抽水结束后,再由回灌管向内筒体内部定压力回灌水,直至各土层再次达到饱和状态,记录此时的回灌水量及回灌时间,得出回灌速率曲线; 步骤六:更换内筒体内部的试验土,分别用沙土、粉砂、粉土进行多次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五的试验,通过对多次对不同成分试验土进行试验得出回灌速率及抽水速率平均值; 步骤七:对试验过程中不同成分的试验土进行取样,测量代表各阶段试验土的含水率。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