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包括可固设于基础平台上的支撑架、下平台和上平台;从下到上,所述支撑架的横截面逐渐变小;所述下平台水平安装于支撑架上,且靠近支撑架的底端;所述上平台水平安装于支撑架上,且位于支撑架的顶端;所述下平台和上平台上分别开设有同轴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环绕第一通孔的外圈,所述下平台上安装有若干千斤顶,且千斤顶的顶推杆端头朝向第一通孔内;环绕第二通孔的外圈,所述上平台上安装有若干千斤顶,且千斤顶的顶推杆端头朝向第二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为上小下大结构,在千斤顶施力于钢柱上时,能起到调节钢柱定位度和垂直度的作用,且操作方便、安全性较高、基本不产生晃动。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具林;全有维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1-2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0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907315.4
公开号: CN209353341U
代理机构: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孙甫臣
分类号: E02D13/04(2006.01);E;E02;E02D;E02D13
申请人地址: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尧化门新尧路18号
主权项: 1.一种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固设于基础平台上的支撑架、下平台(13)和上平台(1); 从下到上,所述支撑架的横截面逐渐变小;所述下平台(13)水平安装于支撑架上,且靠近支撑架的底端;所述上平台(1)水平安装于支撑架上,且位于支撑架的顶端; 所述下平台(13)和上平台(1)上分别开设有同轴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环绕第一通孔(11)的外圈,所述下平台(13)上安装有若干千斤顶(10),且千斤顶(10)的顶推杆端头朝向第一通孔(11)内;环绕第二通孔(2)的外圈,所述上平台(1)上安装有若干千斤顶(10),且千斤顶(10)的顶推杆端头朝向第二通孔(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外廓尺寸逐渐变大的下层矩形框架(9)、中层矩形框架(8)和顶层矩形框架(4)以及4根支腿(5); 所述下层矩形框架(9)、中层矩形框架(8)和顶层矩形框架(4)从下到上依次水平排设;4根支腿(5)分别连接下层矩形框架(9)、中层矩形框架(8)和顶层矩形框架(4)同侧的拐角处,且支腿(5)的顶端连接于顶层矩形框架(4)的拐角处、支腿(5)的底端低于下层矩形框架(9)的下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台(13)为矩形台面结构;所述下平台(13)水平安装于下层矩形框架(9)内; 所述上平台(1)为矩形台面结构;所述上平台(1)水平安装于顶层矩形框架(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为矩形孔结构,且第一通孔(11)开设于下平台(13)的中部;所述第二通孔(2)为矩形孔结构,且第二通孔(2)开设于上平台(1)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每根支腿(5)底端水平固设的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一侧开设有销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爬梯(12),所述爬梯(12)的上下端分别连接于上平台(1)和下平台(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栏(3),所述围栏(3)绕上平台(1)的外圈垂直固连于上平台(1)上;所述围栏(3)在爬梯(12)与上平台(1)的连接处设有一段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千斤顶(10)通过一组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固设于平台上,且千斤顶(10)的顶推杆的中心轴线成水平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固定座包括后固定板(14)和连接于后固定板(14)两侧的后连接座(15);所述千斤顶(10)的底座安装于后固定板(14)的板面上,两个后连接座(15)固连于平台上; 所述前固定座包括前固定板(17)和连接于前固定板(17)两侧的前连接座(16);所述千斤顶(10)前端的外筒体安装于前固定板(17)上,两个前连接座(16)固连于平台上。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