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微纳光学结构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微纳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微纳结构,包括第一金属条、第二金属条、第三金属条和第四金属条,第二金属条一端垂直连接于第一金属条的一端,第三金属条垂直连接于第一金属条的另一端非端点位置,第二金属条与第三金属条位于第一金属条的同一侧方向,第四金属条一端垂直连接于第三金属条的另一端,第二金属条的另一端垂直连接于第四金属条另一端的非端点位置。本发明微纳光学结构具有手性,可以产生较大的圆二色性,在入射光的激励下,表面产生激发电场,对于左旋偏振光和右旋偏振光产生不同的吸收,形成磁偶极子与电偶极子,产生不同相位,从而产生圆二色信号,可与天然分子结合,以增强其手性,便于检测。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陕西;61 |
申请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发明人: |
张梓彦;张中月;白瑜;景志敏;李颖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4-2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0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348988.3 |
公开号: |
CN110208186A |
代理机构: |
重庆萃智邦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竺栋 |
分类号: |
G01N21/01(2006.01);G;G01;G01N;G01N21 |
申请人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陕西师范大学 |
主权项: |
1.一种微纳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条、第二金属条、第三金属条和第四金属条; 所述第二金属条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金属条的一端; 所述第三金属条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金属条的另一端非端点位置;所述第二金属条与所述第三金属条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条的同一侧方向; 所述第四金属条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三金属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金属条的另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四金属条另一端的非端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条与所述第四金属条完全相同;所述第二金属条与所述第三金属条完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条与所述第二金属条组成第一L形结构;第三金属条与所述第四金属条组成第二L形结构;所述第一L形结构与所述第二L形结构中心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纳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条、第二金属条、第三金属条和第四金属条外表面均涂覆有一层透明绝缘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纳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条、第二金属条、第三金属条和第四金属条之间具有一矩形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纳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之间固定连接,第三金属条和第四金属条之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纳光学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测量微纳光学结构的圆二色信号并记录该信号对应的第二金属条和第三金属条之间的距离d1和该状态下的温度t1; 步骤2:将所需测量的热膨胀材料填充至矩形通孔内; 步骤3:将步骤2中填充有热膨胀材料的微纳光学结构置于恒压的密闭环境中,升温并静置至温度恒定; 步骤4:在步骤3的温度和压力下测量微纳光学结构的圆二色信号并记录该信号对应的第二金属条和第三金属条之间的距离d2和该状态下的温度t2; 步骤5:计算得出所需测量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