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
专利名称: 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在EP管中分别加入纳米氧化铜,磷酸盐缓冲溶液和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溶液,将混合液放入恒温水浴中反应然后向上述的EP管中依次加入磷酸盐缓冲液、邻苯二胺,混合液继续温浴。将反应产物放入荧光分光光度计中检测发射光强度,进而测定抗坏血酸含量。反应产物其荧光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50 nm和425 nm。在抗坏血酸‑邻苯二胺体系中加入纳米氧化铜可显著增强荧光信号。利用抗坏血酸‑纳米氧化铜‑邻苯二胺荧光体系可对抗坏血酸含量进行测定,线性范围为1.25×10‑6‑1.125×10‑4 M,检测限为3.2×10‑8 M。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福建;35
申请人: 福建医科大学
发明人: 陈伟;胡爱玲;何少斌;邓豪华;彭花萍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6-0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0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494184.4
公开号: CN110208233A
代理机构: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义星
分类号: G01N21/64(2006.01);G;G01;G01N;G01N21
申请人地址: 350004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交通路88号
主权项: 1.一种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1)纳米氧化铜模拟抗坏血酸氧化酶酶促反应,在EP管中分别加入纳米氧化铜,磷酸盐缓冲溶液和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溶液,将混合液放入恒温水浴中反应;(2)荧光反应,向步骤(1)的EP管中依次加入磷酸盐缓冲液、邻苯二胺,混合液继续温浴;(3)将反应产物放入荧光分光光度计中检测发射光强度,进而测定抗坏血酸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其特征是纳米氧化铜模拟抗坏血酸氧化酶酶促反应体系的pH 值为7.0;纳米氧化铜模拟抗坏血酸氧化酶酶促反应体系的反应温度为40℃;纳米氧化铜模拟抗坏血酸氧化酶酶促反应体系的反应时间为6分钟;纳米氧化铜模拟抗坏血酸氧化酶酶促反应体系的纳米氧化铜浓度为0.5 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其特征是荧光反应体系的pH 值为5.0;荧光反应体系的邻苯二胺浓度为0.25 mmol/L;荧光反应体系的反应温度为30℃;荧光反应体系的反应时间为20分钟。 4.一种利用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1)在EP管中分别加入抗坏血酸、纳米氧化铜和磷酸盐缓冲液混合温浴;(2)向上述EP管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邻苯二胺继续温浴;(3)将反应产物置于荧光分光光度计中检测荧光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其特征是在EP管中分别加入50 µL浓度为40 mg/L的纳米氧化铜、450 µL浓度为200 mmol/L 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0.5 mL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溶液,将混合液置于40 °C温浴,6分钟后向其中加入2.5 mL 浓度为200 mmol/L pH 5.0的磷酸盐缓冲液,0.5 mL浓度为2 mmol/L的邻苯二胺,30 °C温浴,20分钟后测定其在425 nm处的激发波长为350 nm的荧光强度;以荧光强度对抗坏血酸浓度作图得到标准曲线,荧光强度与抗坏血酸浓度在1.25×10-6-1.125×10-4 M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2×10-8 M。 6.一种利用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药品中抗坏血酸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1)药品的预处理:将药品加入到蒸馏水中超声溶解,离心后得到药品样品溶液;(2)在EP管中分别加入药品样品溶液、纳米氧化铜和磷酸盐缓冲液混合温浴;(3)向上述EP管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邻苯二胺继续温浴;(4)将反应产物置于荧光分光光度计中检测荧光强度,根据抗坏血酸的线性曲线计算药品中抗坏血酸含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药品中抗坏血酸的方法,其特征是:(1)药品的预处理:药品加入到50 mL蒸馏水中超声溶解,离心后稀释10倍得到药品样品溶液;(2)将0.5 mL药品样品溶液,体积50 µL浓度为40 mg/L的纳米氧化铜加入到450 µL浓度为200 mmol/L 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将混合液置于40 °C中温浴6分钟;(3)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2.5 mL 浓度为200 mmol/L pH 5.0的磷酸盐缓冲液,0.5 mL浓度为2mmol/L的邻苯二胺,30 °C温浴,反应20分钟;(3)将反应产物置于荧光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其在425 nm处的激发波长为350 nm的荧光强度,根据抗坏血酸的线性曲线测定药品中抗坏血酸含量。 8.一种利用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柠檬汁中抗坏血酸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1)柠檬汁直接稀释得柠檬汁样品溶液;(2)在EP管中分别加入柠檬汁样品溶液、纳米氧化铜和磷酸盐缓冲液混合温浴;(3)向上述EP管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邻苯二胺继续温浴;(4)将反应产物置于荧光分光光度计中检测荧光强度,根据抗坏血酸的线性曲线计算柠檬汁中抗坏血酸含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柠檬汁中抗坏血酸的方法,其特征是:(1)柠檬汁直接稀释10倍得柠檬汁样品溶液;(2)将0.5 mL柠檬汁样品溶液,体积50µL浓度为40 mg/L的纳米氧化铜加入到450 µL浓度为200 mmol/L 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将混合液置于40 °C中温浴6分钟;(3)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2.5 mL 浓度为200 mmol/LpH 5.0的磷酸盐缓冲液,0.5 mL浓度为2 mmol/L的邻苯二胺,30 °C温浴,反应20分钟;(3)将反应产物置于荧光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其在425 nm处的激发波长为350 nm的荧光强度,根据抗坏血酸的线性曲线测定柠檬汁中抗坏血酸含量。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或9所述的利用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其特征是纳米氧化铜具体由下述步骤制备的:(1)取0.02 mol/L的醋酸铜溶液150 ml和0.5ml冰醋酸加入到装有冷凝管的三颈瓶中,搅拌加热至沸腾;(2)快速加入0.04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10 ml,加完后继续搅拌5分钟,得到褐色氧化铜沉淀;(3)将反应得到的黑色氧化铜沉淀离心,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减压干燥,即得直径为6 nm的纳米氧化铜粉体,将纳米氧化铜粉体分散于二次蒸馏水中得到棕色纳米氧化铜胶体溶液。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