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促淤装置
专利名称: 促淤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促淤装置,涉及海岸带整治修复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促淤装置包括:第一固岸组件和第一培养基;所述第一固岸组件与所述第一培养基连接,所述第一固岸组件用于吸附造礁生物;所述第一培养基用于培育藻类植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促淤装置解决了生态促淤难以水下施工的技术问题,造礁生物能够在第一固岸组件上扩散生长,形成生物礁体,并能够增大水流阻力,有助于泥沙沉积,为藻类植物提供基质和养料,藻类植物和生物礁体共同作用,可以进一步增大水流阻力,促使区域泥沙沉积,并且第一固岸组件与第一培养基均可置于水下,便于水下施工,能够以生态方式促使滩面升高,加速海堤外生成自然海岸线。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浙江;33
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发明人: 王德刚;于淼;程传国;程杰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2-1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13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2067541.2
公开号: CN209384199U
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曹桓
分类号: E02B3/18(2006.01);E;E02;E02B;E02B3
申请人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保俶北路36号
主权项: 1.一种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岸组件(1)和第一培养基(2); 所述第一固岸组件(1)与所述第一培养基(2)连接,所述第一固岸组件(1)用于吸附造礁生物; 所述第一培养基(2)用于培育藻类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岸组件(1)包括第一生物礁(11)和第一生物桩(12),所述第一生物礁(11)上设有第一侧通孔和第一主通孔,所述第一主通孔贯穿所述第一生物礁(11),且与所述第一侧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生物桩(12)插接在所述第一主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岸组件(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岸组件(1)均连接在所述第一培养基(2)的一侧,且相邻的所述第一固岸组件(1)的所述第一侧通孔流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桩(12)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生物礁(11)的所述第一主通孔的延伸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基(2)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培养基(2)的藻类培养孔(21),所述藻类培养孔(21)的两端开口处均连接有保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淤装置包括第二培养基(4),所述第二培养基(4)与所述第一培养基(2)连接,所述第二培养基(4)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培养基(4)的培植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培养基(4)和所述第一培养基(2)之间连接中部固岸组件(3),所述第二培养基(4)背离所述第一培养基(2)的一侧连接第四固岸组件(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固岸组件(3)包括第二固岸组件(31)和第三固岸组件(32),所述第二固岸组件(31)与所述第一培养基(2)连接,所述第三固岸组件(32)与所述第二培养基(4)连接,所述第二固岸组件(31)与所述第三固岸组件(32)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基(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培养基(2)沿海堤(6)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所述第一培养基(2)的间距为2m~5m; 所述第二培养基(4)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培养基(4)沿海堤(6)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所述第二培养基(4)的间距为1m~2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培养基(2)之间形成第一缓流通道,相邻的所述第二培养基(4)之间形成第二缓流通道,所述第二培养基(4)与所述第一缓流通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培养基(2)与所述第二缓流通道相对设置。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