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蛟河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后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论文题名: 蛟河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后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关键词: 蛟河公路;公路边坡;边坡植被恢复;人工植草;土壤动物群落;陆地生态系统
摘要: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主要侧重于自然植被方面,对于筑路人工植草后的边坡很少见报道。研究被破坏公路边坡人工植草后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及其分布,对促进边坡生态系统恢复可提供土壤动物学的依据。 研究区位于长白山区蛟河高速公路路段人工植草后的边坡。地理位置为43°40'59"N,127°36'3"E。边坡上面铺设5cm左右的泥炭,种植老芒麦、紫花苜蓿等植物。2007年7月、9月和2008年5月在研究区两植草边坡的上部、下部以及周围的天然红松阔叶混交林取样,分别取3个10cm×10cm样方,每个样方按(0~5、5~10cm)2层取样,带回室内用Tullgren法分离提取土壤动物并鉴定。同时分别采集(0~5、5~10cm)2层土壤样品带回室内测定土壤pH及有机质和土壤营养元素含量。 研究表明,研究区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32类,4807只,隶属于1门、5纲、15目、20科。其中优势类群3类,分别为辐螨(Actinedida)、节跳虫(Isotomidae)、革螨(Gamasida);常见类群共三类,分别为甲螨(Oribatida)、球角跳虫(Hypogastruridae)、绫跳虫(Entomobryidae),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一共占总个体数的95.41%,其余为稀有类群,它们构成了本区公路边坡人工植被恢复后路域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基本成分。 土壤动物在不同坡向的分布,从个体数量上为阴坡>阳坡;从类群上为阳坡>阴坡。两坡上层共获得25类,2597只土壤动物,下层获得19类,892只土壤动物,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阴坡的土壤动物丰富度低于阳坡,阴坡和阳坡的优势度差异不太明显,阳坡稍微低于阴坡,均匀度阳坡因而稍大于阴坡,相对来说,阳坡的土壤动物类群分布较均匀,多样性较阴坡要高。在群落动态方面,阴坡的土壤动物个体数量7月份最多,9月份最少,5月份又趋于回升,类群数却是7月<9月<第二年5月。阳坡的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却一直呈递减趋势发展,类群数呈相反的递增趋势。 与周围天然红松阔叶混交林比较,个体数量上:林下>阴坡下>阳坡下>阳坡上>阴坡上,类群数:阳坡下>林下、阳坡上>阴坡上>阴坡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数的垂直分布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有规律性的变化,呈递减的趋势。林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的月份动态变化与阴坡和阳坡两个边坡的特征不太一致,而类群的变化趋势则都是显示增长趋势,体现了针阔混交林和公路边坡的地域微域性的差异。在土壤动物多样性特征方面,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优势度比较低,均匀度高,说明了群落的稳定性要高于阴坡和阳坡。多样性指数也要高于阴坡和阳坡的任何不同坡位,说明了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还是很丰富的。 通过土壤动物与环境要素的相关分析表明,蛟河路域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与土壤中N、P、K含量、土壤含水率、pH的不相关,而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类群数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土壤动物的类群与pH和全P含量不相关;土壤动物类群与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和土壤含水率,与土壤中K相关系数有显著负相关关系。
作者: 张晓光
专业: 自然地理学
导师: 殷秀琴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年度: 2009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