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垃圾压缩箱体升降导向平衡装置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垃圾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压缩箱体升降导向平衡装置,包括压缩箱体、升降装置、提升架和导向滚轮装置,所述的提升架包括四根矩形布置的导向立柱,所述的压缩箱体位于导向立柱所构成的矩形框内,提升架的四根导向立柱均设有导轨,且每根导向立柱均有多个相邻的面设有导轨,导向滚轮装置固定在压缩箱体上,每个导向滚轮装置均布置有与导向立柱上导轨相匹配的滚动体;升降装置用于沿着提升架的导轨升降压缩箱体。本发明在压缩箱体的四周与导向立柱侧面设置有导向滚轮装置,滚轮卡装在导轨的导向槽中,导轨内部具有突起结构,可以使导轨与滚轮紧密的贴合在一起,能保证箱体在升降过程中只能上下移动,更加平稳。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程磊;单龙;凌志远;赵宗宗;房利国;王耀波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7-1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1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640911.3 |
公开号: |
CN110239864A |
代理机构: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君 |
分类号: |
B65F1/14(2006.01);B;B65;B65F;B65F1 |
申请人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经济开发区104国道北延长段东侧 |
主权项: |
1.一种垃圾压缩箱体升降导向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箱体(1)、升降装置、提升架和导向滚轮装置(9),所述的提升架包括四根矩形布置的导向立柱(7),所述的压缩箱体(1)位于导向立柱(7)所构成的矩形框内,提升架的四根导向立柱(7)均设有导轨(8),且每根导向立柱(7)均有多个相邻的面设有导轨(8),导向滚轮装置(9)固定在压缩箱体(1)上,每个导向滚轮装置(9)均布置有与导向立柱(7)上导轨(8)相匹配的滚动体;升降装置用于沿着提升架的导轨(8)升降压缩箱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压缩箱体升降导向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立柱(7)为中空的矩形体结构,每根导向立柱(7)设有两个导轨(8),每根导向立柱(7)的两个导轨(8)分别设在靠提升架内侧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压缩箱体升降导向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滚轮装置(9)包括滚轮轴(9-1)、滚轮(9-2)和支撑架(9-3),所述的导轨(8)的导向槽呈矩形状,支撑架(9-3)固定在压缩箱体(1)上,支撑架(9-3)上设有两根呈90°布置的滚轮轴(9-1),每根滚轮轴(9-1)上设有滚轮(9-2),滚轮(9-2)位于导轨(8)的导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压缩箱体升降导向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8)的导向槽开口端两侧设有限位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压缩箱体升降导向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9-2)的中部带有环形槽,导轨(8)的导向槽两侧壁设有凸出的导向条,所述的滚轮(9-2)卡装在导轨(8)的导向条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压缩箱体升降导向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立柱(7)为中空的矩形体结构,每根导向立柱(7)设有三个导轨(8),每根导向立柱(7)的三个导轨(8)分别设在导向立柱(7)的三个侧面上;导向滚轮装置(9)包括滚轮Ⅱ(9-7)、滚轮支架(9-4)和导向支撑架(9-5),带有两个耳板结构的滚轮支架(9-4)的底座与导向支撑架(9-5)相固定,导向支撑架(9-5)前端呈U型结构,在导向支撑架(9-5)U型结构的三侧内壁均固定有滚轮支架(9-4),滚轮Ⅱ(9-7)通过销轴(9-6)固定在滚轮支架(9-4)的两个耳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压缩箱体升降导向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8)为一字板结构,所述的滚轮Ⅱ(9-7)中部带有环形槽,滚轮Ⅱ(9-7)的环形槽与导轨(8)滚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垃圾压缩箱体升降导向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箱体(1)的前端设有角度传感器(12),所述的压缩箱体(1)的后端与钢丝绳(13)相连接,钢丝绳(13)的另一端与张紧绞车(14)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垃圾压缩箱体升降导向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举升油缸(4),压缩箱体(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举升油缸(4),举升油缸(4)的一端与油缸支座(3)铰接,举升油缸(4)的另一端与压缩箱体(1)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压缩箱体升降导向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四根所述的导向立柱(7)在靠近提升架顶部两两间设有支撑横梁(5);所述的油缸支座(3)的两侧分别设有斜支撑(6),斜支撑(6)的另一端固定在相对应侧的导向立柱(7)上。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