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由船舶排放的压舱水所造成的地理性隔离水体间外来有害生物的传播,已经被世界环境基金会认为是海洋面临的四大威胁之一。本论文通过分析压舱水生态因子;检测压舱水及其沉积物中浮游植物属种组成、丰度特征,并与我国近岸海域种群进行对比;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浮游植物通过压舱水传播的可能及潜在危害。同时探讨利用CDOM的光学特性识别压舱水来源的可行性,旨在为压舱水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比了压舱水及其沉积物的采样方法,选取使用船舶压舱水和沉积物采集器(专利号:200510075601.X)采样;自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共采集进入厦门港的9艘国际船舶的27个水舱,共计30个水样。
2、测定压舱水各主要生态因子,并与厦门港区海水比较,结果表明压舱水的主要生态因子:温度、盐度、pH值、DO、NO-3-N、NH+4-N以及PO3-4-P的数值变化很大,但均在正常海水的生态因子变化范围之内,浮游植物依然有存活的可能。
3、通过对9艘船舶的27个水舱的样品的分析鉴定,共发现甲藻及孢囊7属9种。
4、研究了样品中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对各压载舱水样的CDOM进行光吸收测定,通过非线性回归拟合吸收系数a(280)和光谱斜率 S值。同时,分析不同航线船舶压舱水的CDOM三维荧光光谱(EMMs)特征,结合其他指标(如盐度等),综合判断压舱水的交换是否符合国际公约的远洋交换(BWE)之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