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桥梁铰缝维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桥梁铰缝维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铰缝维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桥梁沿水平方向延伸,包括上模板、下模板、第一嵌入板以及连接组件,上模板水平架设在两个桥梁的缝隙的上方,并且上模板与桥梁的上表面相平齐,第一嵌入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嵌入板分别设置在靠近上模板两侧的位置,第一嵌入板设置在上模板的下表面,第一嵌入板插入到板梁的上表面内部,下模板水平设置在上模板的正下方,连接组件设置在铰缝内部并且将上模板以及下模板固定在桥梁的上、下两表面,达到了及时对铰缝进行修复,避免板梁断裂的效果。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上海;31
申请人: 警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龙军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7-1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1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638005.X
公开号: CN110241743A
分类号: E01D22/00(2006.01);E;E01;E01D;E01D22
申请人地址: 201599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沈浦泾南路81号
主权项: 1.一种桥梁铰缝维修结构,桥梁(1)沿水平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2)、下模板(3)、第一嵌入板(4)以及连接组件(6),上模板(2)水平架设在两个桥梁(1)的缝隙的上方,并且上模板(2)与桥梁(1)的上表面相平齐,第一嵌入板(4)共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嵌入板(4)分别设置在靠近上模板(2)两侧的位置,第一嵌入板(4)设置在上模板(2)的下表面,第一嵌入板(4)插入到板梁的上表面内部,下模板(3)水平设置在上模板(2)的正下方,连接组件(6)设置在铰缝(7)内部并且将上模板(2)以及下模板(3)固定在桥梁(1)的上、下两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铰缝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6)包括固定件以及连接杆(61),连接杆(61)竖直设置在下模板(3)的上表面,固定件设置在连接杆(61)的上方并且将连接杆(61)固定在上模板(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铰缝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件包括转动管(62),转动管(62)转动连接在上模板(2)上,连接杆(61)的上端头向上延伸到转动管(62)内部并且与转动管(6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铰缝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杆(61)的下端头与下模板(3)的上表面关于一水平轴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铰缝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下模板(3)的上表面嵌设有第二嵌入板(5),第二嵌入板(5)嵌入到桥梁(1)的下表面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铰缝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动管(62)的上端面与上模板(2)的上表面相平齐,在转动管(62)的上端面开设有用于带动转动管(62)转动的卡槽(626)。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铰缝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转动管(62)的上端面开设有注胶孔(621),注胶孔(621)向下延伸并且贯穿转动管(62)的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桥梁铰缝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注胶孔(621)内部设置有与注胶孔(621)相适配的注胶管(622),在注胶管(622)的周面上开设有多个过孔(625),在注胶管(622)内部设置有与注胶管(622)相适配的芯管(623),芯管(623)的上端口的位置设置有卡环(624),注胶管(622)以及芯管(623)的下端口延伸到转动管(62)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铰缝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转动管(62)的周面上开设有螺纹。 10.一种桥梁铰缝维修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沿着铰缝(7)的延伸方向在桥梁(1)的上表面开设与上模板(2)以及第一嵌入板(4)相适配的容置槽(11),沿着铰缝(7)的延伸方向在桥梁(1)的下表面开设与第二嵌入板(5)相适配的嵌入槽(12),并且相邻的两个容置槽(11)以及相邻的两个嵌入槽(12)之间的间距相同并且均为150mm-300mm; S2:将铰缝(7)内积存的杂物及铰缝(7)底部的麻丝、破碎状态混凝土等杂物清理干净,采用钢丝刷将铰缝(7)内壁粘附的浮尘、浮浆清理干净,最后用高压水冲洗铰缝(7)内部; S3:将连接杆(61)与转动管(62)对齐,通过旋转转动管(62)将上模板(2)与下模板(3)进行连接,然后通过拉动上模板(2)在两个桥梁(1)之间的缝隙将下模板(3)下放到桥梁(1)的下方,再次旋转转动管(62)使上模板(2)进入容置槽(11)内部,上模板(2)与下模板(3)夹紧桥梁(1); S4:将安装有芯管(623)的注胶管(622)插入到注胶孔(621)内部,直到芯管(623)上的卡环(624)与转动管(62)的上端面相抵接; S5:在铰缝(7)内部浇筑混凝土,并且在浇筑的同时对注胶管(622)的角度进行调节; S6:在注胶管(622)内部加入高聚物浆液,直到高聚物浆液充满芯管(623); S7:将芯管(623)从注胶管(622)内部拉出,等待混凝土凝固,完成铰缝(7)的修复。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