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高承压水地质条件下防止地下室底板开裂的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承压水地质条件下防止地下室底板开裂的施工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水磨钻机在地下室底板上产生裂缝及表面渗水区域钻设观察孔,观察孔的孔深超过地下室底板厚度300mm,观察孔的孔间距为3~4m,通过观察孔确定承压水区域、流向、涌量及压力情况,根据各数据情况确定防水处理区域。本发明利用高压注浆的施工工艺,将混合灌浆料高压灌至基础土体或岩体,在压力作用下混合灌浆料可向基础土体或岩体裂隙方向渗透并填充,在压力作用范围内形成柱状固结体系即小型钢管帷幕,从而在底板渗透区域下方形成一道有效的隔水层,切断承压水直接对结构的压力影响及侵蚀渗透,有效的解决高承压水区域底板开裂渗漏不能根除的难题。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罗双;熊添祥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7-0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1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607970.0 |
公开号: |
CN110241837A |
代理机构: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朱法恒 |
分类号: |
E02D19/12(2006.01);E;E02;E02D;E02D19 |
申请人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科韵路16号广州信息港B座4楼 |
主权项: |
1.一种高承压水地质条件下防止地下室底板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水磨钻机在地下室底板(1)上产生裂缝及表面渗水区域钻设观察孔(2),观察孔(2)的孔深超过地下室底板(1)厚度300mm,观察孔(2)的孔间距为3~4m,通过观察孔(2)确定承压水区域、流向、涌量及压力情况,根据各数据情况确定防水处理区域(4); 步骤二、采用水磨钻机沿着防水处理区域(4)周边钻一圈注浆孔(3),注浆孔(3)的中心距为800mm,然后在注浆孔(3)中安装带孔钢管(5),并在带孔钢管(5)的上端插接高压胶管(6),采用高压注浆机对准高压胶管(6)进行第一次注浆处理,注浆压力不低于15Mpa;注浆完成后,便可在防水处理区域(4)形成一圈封闭的小型止水帷幕,其可承周围水压力并截断四周水流,消除水压力直接对基础底板的影响; 步骤三、在小型止水帷幕强度达到后一周后,对地下室底板(1)上的裂纹处进行表面封闭,采用水中固化型环氧树脂对地下室底板(1)混凝土内部渗漏部分及肉眼可见裂缝进行结构补强防水施工,解决高承压水作用下地下室底板内部产生的细微裂纹引起的渗水问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压水地质条件下防止地下室底板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增强小型止水帷幕的抗剪强度,在第一次注浆强度达到30%时,再次通过高压胶管(6)进行第二次注浆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承压水地质条件下防止地下室底板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次注浆处理和第二次注浆处理均采用混合灌浆料,所述的混合灌浆料按重量份计算,它是由42.5硅酸盐水泥50~60份、水泥强化剂份3~7份、速凝剂2~5份、堵漏剂6~10份、水泥粘接剂8~12份及水中固化型环氧树脂5~9份配制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压水地质条件下防止地下室底板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补强防水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1)打孔:使用电锤沿地下室底板(1)表面裂缝两则进行钻孔,使钻孔穿过裂缝,但不得将地下室底板(1)打穿,钻孔与裂缝贯穿相交深度≤1/2地下室底板(1)的厚度,钻孔间20cm-60cm; (2)注浆:注浆时要保持注浆机压力在25~28MPa之间,达到规定压力后保持8~10秒; (3)埋注浆针头:在钻好的孔内安装注浆针头,使注浆针头周围与钻孔之间无空隙,不漏水; (4)灌浆:使用高压灌浆机通过注浆针头向灌浆孔内灌注固化型环氧树脂;立面灌浆顺序为由下向上;平面可从一端开始,单孔逐一连续进行、当相邻孔开始出浆后,保持压力3-5分钟,即可停止本孔灌浆,改注相邻灌浆孔; (5)拆注浆针头:灌浆完毕,确认灌浆密实即可去掉或敲掉外露的注浆针头,清理干净已固化的溢漏出的灌浆液; (6)封口:用快干水泥对灌浆口进行修补和封口处理。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