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非饱和土电渗试验装置及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非饱和土电渗试验装置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饱和土电渗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试验桶、底座、环形电极、盖板、柱状电极、直流电源、试验土体金属探针、用于检测直流电源输出电流的第一万用表以及用于检测试验土体金属探针上电压的第二万用表;试验桶位于底座上,环形电极沿周向设置于试验桶的内壁上,试验桶的顶部开口,盖板覆盖于试验桶的顶部开口处,柱状电极穿过盖板插入于试验桶内,试验土体金属探针穿过盖板插入于试验桶内,直流电源与柱状电极及环形电极相连接,柱状电极及环形电极均与底座相连接,该装置及方法能够较为真实的模拟电势作用下非饱和土的水分迁移规律,并且操作简单,且电势差可调。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陕西;61
申请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发明人: 王华杰;王铁行;焦丹;林芸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7-1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2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651480.0
公开号: CN110274861A
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艾华
分类号: G01N15/08(2006.01);G;G01;G01N;G01N15
申请人地址: 710055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13号
主权项: 1.一种非饱和土电渗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桶(6)、底座(8)、环形电极(7)、盖板(5)、柱状电极(4)、直流电源(1)、第一万用表(2)、第二万用表(3)、试验土体金属探针(9)、用于检测直流电源(1)输出电流的第一万用表(2)以及用于检测试验土体金属探针(9)上电压的第二万用表(2); 试验桶(6)位于底座(8)上,环形电极(7)沿周向设置于试验桶(6)的内壁上,试验桶(6)的顶部开口,盖板(5)覆盖于试验桶(6)的顶部开口处,柱状电极(4)穿过盖板(5)插入于试验桶(6)内,试验土体金属探针(9)穿过盖板(5)插入于试验桶(6)内,直流电源(1)与柱状电极(4)及环形电极(7)相连接,柱状电极(4)及环形电极(7)均与底座(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饱和土电渗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盖板(5)为不透明毛玻璃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饱和土电渗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盖板(5)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用于供柱状电极(4)穿过的中心圆孔,盖板(5)上设置有用于供试验土体金属探针(9)穿过的槽孔,其中,槽孔与中心圆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饱和土电渗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盖板(5)的半径及厚度分别为155mm及5mm,中心圆孔的直径为20mm,槽孔的宽度为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饱和土电渗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试验桶(6)由两个圆柱弧壁拼合而成,且试验桶(6)的内径及壁厚分别为135mm及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饱和土电渗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8)上设置有圆形凹槽,试验桶(6)的底部内嵌于所述圆形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饱和土电渗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8)为长方体结构,且底座(8)的长宽高分别为350mm、350mm及50mm,圆形凹槽半径为14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饱和土电渗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柱状电极(4)的直径为10mm; 环形电极(7)为片状结构、网状结构或者六边形结构; 试验土体金属探针(9)的直径为1.5mm。 9.一种非饱和土电渗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饱和土电渗试验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经土样分层填入试验桶(6)中,并在土样的表面附一层保鲜膜,将试验土体金属探针(9)插入于土样内,再将直流电源(1)与环形电极(7)与柱状电极(4)相连接; 2)盖上盖板(5),并静置24h; 3)设定直流电源(1)的输出电压,再打开直流电源(1),开始进行电渗,记录第一万用表(2)的电流读数和第二万用表(3)的电压读数,直至实验时间到达; 4)关闭直流电源(1),打开盖板(5),取出柱状电极(4),将试验桶(6)从底座(8)上移出,取出土样,测量土样不同位置的含水率,然后根据土样不同位置的含水率得非饱和土电渗试验水分迁移规律。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