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及车轮装置
专利名称: 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及车轮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轮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及车轮装置。该车轮装置包括车轮和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该自动刹车轮架包括第二轮架拉力载体、斥力组件、主体架和转轮架;第二轮架拉力载体的一端连接有卡头,卡头与斥力组件连接;转轮架沿自身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轮架限位槽;卡头能够与轮架限位槽卡接;斥力组件具有令卡头卡接在轮架限位槽的运动趋势;转轮架与主体架可转动连接,卡头和第二轮架拉力载体位于主体架内;拉动第二轮架拉力载体,以使卡头远离轮架限位槽。该车轮装置包括车轮和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实现通过采用机械的方式自动刹车以提高安全性能的目的。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贵州;52
申请人: 周巍
发明人: 周巍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5-0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1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367414.0
公开号: CN110239606A
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献茹
分类号: B62B5/04(2006.01);B;B62;B62B;B62B5
申请人地址: 551700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开行路兴隆佳园6栋1单元5楼2号
主权项: 1.一种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力轴承(100)、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斥力组件(210)、主体架(220)和转轮架(230); 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的一端与所述拉力轴承(100)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卡头(240); 所述转轮架(230)沿自身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轮架限位槽(231);所述卡头(240)能够与所述轮架限位槽(231)卡接; 所述斥力组件(210)与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相对设置,且所述斥力组件(210)具有令所述卡头(240)卡接在所述轮架限位槽(231)的运动趋势; 所述转轮架(230)与所述主体架(220)可转动连接,所述斥力组件(210)和所述卡头(240)设置在所述主体架(220)的内部,所述拉力轴承(100)设置在所述主体架(220)的内部或者外部; 拉动所述拉力轴承(100),以使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随所述拉力轴承(100)移动,继而以使所述卡头(240)远离所述轮架限位槽(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轮架拉力载体(510); 所述第一轮架拉力载体(510)与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通过所述拉力轴承(100)连接; 拉动所述第一轮架拉力载体(510),以使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随所述拉力轴承(100)移动,继而以使所述卡头(240)远离所述轮架限位槽(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斥力组件(210)包括互斥的第一磁铁(211)和第二磁铁(212);所述第一磁铁(211)远离所述第二磁铁(212)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架(220)抵接,所述第二磁铁(212)远离所述第一磁铁(211)的一端与所述卡头(240)抵接;所述第一磁铁(211)与所述第二磁铁(212)之间的斥力具有令所述卡头(240)卡接在所述轮架限位槽(231)的运动趋势; 或者,所述斥力组件(210)包括套接在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上的弹簧(213);所述弹簧(213)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架(220)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卡头(240)抵接;所述弹簧(213)具有令所述卡头(240)卡接在所述轮架限位槽(231)的运动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轴承(100)设置在所述主体架(220)的内部时,所述第一轮架拉力载体(510)上套接有所述斥力组件(210);所述斥力组件(210)具有令所述拉力轴承(100)朝向所述转轮架(230)运动的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220)内部枢接有用于改变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延伸方向的转动支撑件(250);所述转动支撑件(250)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配合的转动支撑槽; 所述斥力组件(210)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撑件(250)与所述卡头(24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260);所述主体架(220)可转动的套接在所述固定架(260)上; 所述拉力轴承(100)设置在所述固定架(260)的内部,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的一端伸入所述固定架(260)与所述拉力轴承(10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固定架(260)的轴向,所述固定架(260)包括相对应的顶部和底部; 所述固定架(260)的底部通过空心螺钉(261)连接所述主体架(220);所述空心螺钉(261)具有沿自身轴向延伸的空心螺钉通孔,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穿过所述空心螺钉通孔与所述拉力轴承(100)连接; 所述固定架(260)内设置有与所述空心螺钉(261)螺接的螺母,或者所述固定架(260)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空心螺钉(261)螺接的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螺钉(261)的螺帽与所述主体架(220)之间设置有平面推力轴承(262),和/或,所述固定架(260)的底部与所述主体架(220)之间设置有平面推力轴承(262); 所述固定架(260)的顶部与所述主体架(220)之间设置有轴承(22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固定架(260)的轴向,所述固定架(260)包括相对应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固定架(260)的顶部与所述主体架(220)的顶部配合; 所述主体架(220)的外部连接有万向转动调节动作件(270);所述主体架(220)具有插接所述万向转动调节动作件(270)的主体架万向止转孔;所述固定架(260)的顶部具有能够与所述主体架万向止转孔对应的固定架万向止转孔; 沿所述固定架(260)的轴向,所述万向转动调节动作件(270)能够往复移动,以使所述万向转动调节动作件(270)插入或者远离所述固定架万向止转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220)的外部固定设置有万向转动固定上部(223)和万向转动固定下部(224);沿所述固定架(260)的轴向,所述万向转动固定上部(223)设置在所述主体架(220)的顶部与所述万向转动固定下部(224)之间; 所述万向转动调节动作件(270)固定设置有万向动作件磁吸部(271);沿所述固定架(260)的轴向,所述万向转动固定上部(223)、所述万向动作件磁吸部(271)和所述万向转动固定下部(224)依次设置;所述万向转动固定上部(223)、所述万向动作件磁吸部(271)和所述万向转动固定下部(224)的内部均设置有磁铁,且相邻的两个磁铁相互吸引; 所述万向转动调节动作件(270)沿所述主体架(220)移动时,在磁吸力的作用下以使所述万向动作件磁吸部(271)与所述万向转动固定上部(223)连接,而令所述万向转动调节动作件(270)插入所述固定架万向止转孔,或者,在磁吸力的作用下以使所述万向动作件磁吸部(271)与所述万向转动固定下部(224)连接,而令所述万向转动调节动作件(270)远离所述固定架万向止转孔。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轴承(100)用于连接第一拉力载体(110)和第二拉力载体(120); 所述第一拉力载体(110)为所述第一轮架拉力载体(510),所述第二拉力载体(120)为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或者,所述第一拉力载体(110)为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所述第二拉力载体(120)为所述第一轮架拉力载体(510); 所述拉力轴承(100)包括壳体(130)和径向转矩隔离组件; 所述第一拉力载体(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拉力限位头(111); 所述壳体(13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拉力载体(110),所述壳体(130)的与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拉力载体(120); 所述径向转矩隔离组件包括第一转盘(140); 所述壳体(130)内部设置有壳内空腔;所述壳体(130)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壳内空腔连通的第一壳体孔(131);所述第一拉力限位头(111)和所述第一转盘(140)设置在所述壳内空腔内,且所述第一转盘(140)套在所述第一拉力载体(110)上;所述第一拉力限位头(111)能够利用所述第一转盘(140)抵接于所述壳体(130); 所述第一拉力载体(110)远离所述第一拉力限位头(11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壳体孔(131)并伸出所述壳体(130); 所述第一转盘(140)设置有与所述壳体(130)抵接的多个转动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力限位头(111)与所述第一转盘(140)之间设置有第一隔垫(150); 所述第一隔垫(150)的一面设置有呈环形的第一隔垫槽(151); 所述第一转盘(140)的多个转动体与所述第一隔垫槽(151)配合连接,且所述第一转盘(140)的多个转动体能够绕所述第一转盘(140)的轴线在所述第一隔垫槽(151)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140)为平面推力轴承(262); 所述平面推力轴承(262)包括保持架和多个转动体;多个转动体通过保持架抵接所述壳体(130)。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0)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壳内空腔连通的第二壳体孔(132); 所述第二拉力载体(120)的一端设置有位于所述壳内空腔内的第二拉力限位头(121);所述第二拉力载体(12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壳体孔(132)并伸出所述壳体(130);所述第二拉力限位头(121)能够抵接所述壳体(13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0)设置有与所述壳内空腔连通的第一开口(133)和第二开口(134);所述第一开口(133)和所述第二开口(134)位于所述壳体(1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所述第一转盘(140)的直径和所述第一拉力限位头(111)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第一开口(133)的口径; 所述第二拉力限位头(12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开口(134)的口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0)包括第一壳体部(135)和第二壳体部(136); 所述第一壳体部(135)与所述第二壳体部(136)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部(135)与所述第二壳体部(136)形成所述壳内空腔; 所述第一壳体部(135)远离所述第二壳体部(136)的一端为所述壳体(130)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壳体部(136)远离所述第一壳体部(135)的一端为所述壳体(130)的第二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力载体(120)与所述壳体(13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和/或,所述第一拉力限位头(111)设置有呈环形的限位头凹槽(112);所述第一转盘(140)的多个转动体与所述限位头凹槽(112)配合连接,且所述第一转盘(140)的多个转动体能够绕所述第一转盘(140)的轴线在所述限位头凹槽(112)转动。 18.一种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300)和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 所述车轮(300)与所述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的转轮架(230)连接,且所述转轮架(230)与所述车轮(300)同步转动。 19.一种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斥力组件(210)、主体架(220)和转轮架(230); 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的一端连接有卡头(240),所述卡头(240)与所述斥力组件(210)连接; 所述转轮架(230)沿自身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轮架限位槽(231);所述卡头(240)能够与所述轮架限位槽(231)卡接; 所述斥力组件(210)与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相对设置,且所述斥力组件(210)具有令所述卡头(240)卡接在所述轮架限位槽(231)的运动趋势; 所述转轮架(230)与所述主体架(220)可转动连接,所述斥力组件(210)和所述卡头(240)设置在所述主体架(220)的内部; 拉动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以使所述卡头(240)远离所述轮架限位槽(231)。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220)上开设有供所述卡头(240)随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滑动的滑道(228),且所述卡头(240)沿所述滑道(228)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轮架限位槽(231)的槽深。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22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盲孔,所述滑道位于所述盲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 所述盲孔与所述滑道之间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通过的第二通孔。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斥力组件(210)包括互斥的第一磁铁(211)和第二磁铁(212);所述第一磁铁(211)远离所述第二磁铁(212)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架(220)抵接,所述第二磁铁(212)远离所述第一磁铁(211)的一端与所述卡头(240)抵接;所述第一磁铁(211)与所述第二磁铁(212)之间的斥力具有令所述卡头(240)卡接在所述轮架限位槽(231)的运动趋势; 或者,所述斥力组件(210)包括套接在所述第二轮架拉力载体(520)上的弹簧(213);所述弹簧(213)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架(220)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卡头(240)抵接;所述弹簧(213)具有令所述卡头(240)卡接在所述轮架限位槽(231)的运动趋势; 或者,所述斥力组件(210)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轮架(230)上的第三磁铁(214)和设置在所述卡头(240)上的第四磁铁(215),且所述第三磁铁(214)和所述第四磁铁(215)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拉力控制的自动刹车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铁(212)与所述卡头(240)为一体化结构; 或,所述第四磁铁(215)与所述卡头(240)为一体化结构。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