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在疏浚淤泥浆堆场表面形成硬壳层的方法及硬壳层
专利名称: 一种在疏浚淤泥浆堆场表面形成硬壳层的方法及硬壳层
摘要: 本发明属于地基处理和淤泥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在疏浚淤泥浆堆场表面形成硬壳层的方法及硬壳层。该方法首先在疏浚淤泥浆堆场表层分区段、分区块铺设土工织物‑塑料排水板加筋排水组件,再将絮凝固化处理后的疏浚淤泥浆按照各区段逐步推进的方式浇填至土工织物‑塑料排水板加筋排水组件上,最后立即对浇填完成的区块进行真空抽滤(即水力渗透固结)即可。本发明可显著提高淤泥浆堆场表层承载能力,从而有效解决后续施工机械设备无法进场的难题。本发明提供的真空抽滤‑絮凝固化联合法在疏浚淤泥浆堆场表面形成硬壳层的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机械化施工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能够大幅度缩短施工工期,适用于大规模疏浚淤泥浆堆场的快速周转处理。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北;42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
发明人: 章荣军;郑耀林;乔雅晴;屠林伟;董超强;郑俊杰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6-3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1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581653.6
公开号: CN110241806A
代理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代理人: 尚威;李智
分类号: E02D3/10(2006.01);E;E02;E02D;E02D3
申请人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主权项: 1.一种在疏浚淤泥浆堆场表面形成硬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堆场表层划分为N个区段,每个区段划分多个区块;在待处理堆场表层的区段1至区段m内的每一个区块铺设土工织物-塑料排水板加筋排水组件,m≥2,并完成区段1至区段m内,真空抽滤管与土工织物-塑料排水板加筋排水组件的组装,以及真空抽滤管和真空泵的连接;以及将相邻的区块内的土工织物-塑料排水板加筋排水组件用拼接锁扣连接,形成一个加筋层整体; (2)完成步骤(1)后,对于正整数n,从n=1开始,进行如下子步骤: (2.1)将絮凝固化处理后的疏浚淤泥浆浇填至区段1+(n-1)p至区段np内每一区块的土工织物-塑料排水板加筋排水组件上,1≤p≤m-1,然后进行真空抽滤排水; (2.2)在进行步骤(2.1)中疏浚淤泥浆浇填工作的同时,按照与步骤(1)相同的方法,进行区段1+m+(n-1)p至区段m+np内的土工织物-塑料排水板加筋排水组件、真空抽滤管的铺设、连接工作; 其中,p是每次浇填、铺设的区段数量,m-p决定浇填与铺设工作的延迟量; (3)令n=n+1,重复步骤(2),直至待处理堆场内所有区段和区块都浇填、固化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疏浚淤泥浆堆场表面形成硬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1)中,区段1+(n-1)p至区段np的真空抽滤排水工作,与区段1+m+np至区段m+(n+1)p内的土工织物-塑料排水板加筋排水组件、真空抽滤管的铺设、连接工作,以及区段1+np至区段(n+1)p的疏浚淤泥浆浇填工作同时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疏浚淤泥浆堆场表面形成硬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每个区段宽10m~20m,每个区块长50m~100m,宽10m~20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疏浚淤泥浆堆场表面形成硬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2)中的土工织物-塑料排水板加筋排水组件,长50m~100m,宽10m~20m,从上到下依次由土工织物、水平排水板、土工织物层叠组成,四周边缘封闭固定形成整体,同一土工织物-塑料排水板加筋排水组件内部的水平排水板与同一真空抽滤管相连,真空抽滤管设置有开关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疏浚淤泥浆堆场表面形成硬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的拼接锁扣固定在各土工织物-塑料排水板加筋排水组件的四周边缘,将相邻土工织物-塑料排水板加筋排水组件对应位置的拼接锁扣连接扣紧后,实现相邻土工织物-塑料排水板加筋排水组件无缝连接,成为一个加筋层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疏浚淤泥浆堆场表面形成硬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的絮凝固化处理,采用的固化剂为水泥或水泥、生石灰、粉煤灰的混合物,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搅拌速率介于60r/min~120r/min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疏浚淤泥浆堆场表面形成硬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絮凝固化处理后的疏浚淤泥浆浇填厚度为0.8m~1.2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疏浚淤泥浆堆场表面形成硬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絮凝固化处理后的疏浚淤泥浆浇填厚度为1m。 9.一种按照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的硬壳层。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