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自动化滚动式爬模装置及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滚动式爬模装置及施工方法。解决了目前现有的桥梁高墩的施工操作速度慢、成本高、对砼的外观质量控制差的技术难题。该装置包括模板、可上升装置以及可升降的操作台,在混凝土柱中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的操作台连接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的模板卡合在模板框架上,模板框架与可上升装置连接,所述的模板框架外侧设置有环形橡胶带。实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同时可以清除模板内模积灰并且自动化涂刷脱模剂,而不需要专人进行的技术效果,施工过程中可以边拆模边支模,对上部砼不产生破坏,省人、省时、省力、省工。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山东;37 |
申请人: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德进;冯海暴;付大伟;王传鹏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6-2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1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548421.0 |
公开号: |
CN110241738A |
代理机构: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祺;张玲 |
分类号: |
E01D21/00(2006.01);E;E01;E01D;E01D21 |
申请人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福州南路16号 |
主权项: |
1.一种自动化滚动式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可上升装置以及可升降的操作台,在混凝土柱中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的操作台连接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的模板卡合在模板框架上,模板框架与可上升装置连接,所述的模板框架外侧设置有环形橡胶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滚定式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上升装置为提升千斤顶或顶升千斤顶,所述的可上升装置为提升千斤顶时,提升千斤顶放置在可升降的操作台上,所述的提升千斤顶与模板框架之间用柔性杆或刚性杆连接,所述的提升千斤顶放置在可升降的操作台上; 所述的可上升装置为顶升千斤顶时,所述的顶升千斤顶设置在模板框架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滚动式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框架四周与其外侧的环形橡胶带之间设置有驱动或不驱动的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滚动式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清除模板积灰的清灰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滚动式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框架上还设置有涂刷脱模剂装置。 6.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化滚动式爬模装置进行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直接进行支模,待模板支设完成后,浇注砼; 砼浇注完成后,当下部砼达到拆模强度时,打开模板下角板形成斜面,模板整体微松开,在模板和环形橡胶带之间放置支撑装置,环形橡胶带此时仍贴在砼上; 通过提升千斤顶或顶升千斤顶对模板框架施加向上的力,在向上力的驱动下模板框架缓慢上升,模板框架上升时,下部的环形橡胶带以从侧边撕开的方式进行脱模; 随着下部的环形橡胶带以从侧边撕开的方式进行脱模的同时,上部环形橡胶带随着模板框架的上升进行铺设,拆模的同时进行支模,当模板框架和环形橡胶带完成滚动到位后,模板框架自动锁紧,实现循环施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模过程可以通过设置方形外框、内贴弧形板的形式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的环形橡胶带从侧边撕开时,所述的清灰装置同时实现对模板积灰的清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环形橡胶带随着模板框架的上升进行铺设时,所述的涂刷脱模剂装置对模板进行脱模剂涂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为千斤顶。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