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无人机用平衡补偿翼头及其平衡补偿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无人机用平衡补偿翼头及其平衡补偿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用平衡补偿翼头及其平衡补偿方法,该无人机用平衡补偿翼头包括:一种无人机用平衡补偿翼头,其特征是,包括:转轴、设置在所述转轴底端的补偿盘,设置在所述转轴顶端的平衡杆架,以及沿所述转轴轴向设置的第一机翼架、第二机翼架、第三机翼架和第四机翼架;所述第一机翼架、第二机翼架、第三机翼架和第四机翼架为四组轴向设置的相同单元,且每两组相同单元之间设有支撑组件。本发明设计四组相同的翼架,每两组翼架之间通过支撑组件进行连接,使得在无人机机翼停止转动后,由于每两组翼架之间均通过支撑组件进行连接,使得每组翼架之间具有一个支撑力度,进而使得机翼在停止转动后不会与水平面相垂直。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南京安立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夏斌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7-03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2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593040.4
公开号: CN110254690A
代理机构: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磊
分类号: B64C3/38(2006.01);B;B64;B64C;B64C3
申请人地址: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神州路37号创智产业园C-60号(江宁开发区)
主权项: 1.一种无人机用平衡补偿翼头,其特征是,包括: 转轴、设置在所述转轴底端的补偿盘,设置在所述转轴顶端的平衡杆架,以及沿所述转轴轴向设置的第一机翼架、第二机翼架、第三机翼架和第四机翼架; 所述第一机翼架、第二机翼架、第三机翼架和第四机翼架为四组轴向设置的相同单元,且每两组相同单元之间设有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平衡补偿翼头,其特征是:所述相同单元包括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转动装置,以及插接所述转动装置的机翼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平衡补偿翼头,其特征是:所述机翼卡件包括与所述转动装置固定连接的连接轴,设置在所述连接轴端部的机翼衔接口,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转动连接件,以及与所述转动连接件连接的转动连接杆;所述转动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转动万向节和第一转动万向节,所述转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万向节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万向节套接万向节插销,所述第二转动万向节通过万向节插销与所述转动连接件插接且设有预定的活动幅度;所述机翼衔接口上开有固定插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平衡补偿翼头,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机翼衔接口远离转动连接件一侧的稳固衔接口,与所述稳固衔接口连接的稳固杆,与所述稳固杆连接的稳固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稳固连接件固定连接的稳固盘;所述稳固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稳固万向节和第一稳固万向节,所述第二稳固万向节与所述稳固衔接口进行插接且第二稳固万向节与所述稳固衔接口之间设有预定活动幅度,所述第一稳固万向节与所述稳固连接件之间设有预定活动幅度;所述稳固盘与相邻机翼架中的转动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平衡补偿翼头,其特征是: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筒、与所述转筒螺接的衔接筒,与所述衔接筒固定连接的转动限位口,以及穿透所述转动限位口且与所述衔接筒固定连接的机架固定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平衡补偿翼头,其特征是:所述机架固定筒的侧部开有机翼插口,所述机翼插口为矩形状;所述机翼插口的两侧设有机翼锁紧口,所述机翼锁紧口内部开有两组螺纹孔,所述两组螺纹孔分别为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套接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平衡补偿翼头,其特征是:所述机架固定筒在与所述转动限位口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连接架;所述机架固定筒在与所述机翼插口相对一侧开有稳固连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平衡补偿翼头,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转动万向节套接固定插销,所述固定插销穿透所述第一转动万向节与所述补偿盘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万向节与所述补偿盘之间设有预定活动幅度。 9.一种无人机用平衡补偿翼头的平衡补偿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S1:当无人机起飞时,通过转轴的转动,进而使得机翼受离心力的作用; S2:此时机翼受离心力的作用将被展开; S3:当机翼展开后由于每个机翼的展开的角度不同,此时需要进行平衡补偿; S4:此时由机翼展开的角度不同,进而带动转动连接杆进行上升,当转动连接杆上升后,连接杆将带动补偿盘的一面沿转轴进行向上倾斜,而此时补偿盘的另外一面将向下倾斜,此时在由补偿盘向向下倾斜的一面带动转动连接杆件向下运动,进而带动转动连接件向下运动,进而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与连接轴固定连接的衔接筒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衔接筒沿套筒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另外一侧的机翼进行改变倾角,进而使得一侧机翼与另外一侧机翼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 S5:而转动连接杆进行下降时,连接杆将带动补偿盘的一面沿转轴进行向下倾斜,而此时补偿盘的另外一面将向上倾斜,此时在由补偿盘向上倾斜的一面带动转动连接杆件向上运动,进而带动转动连接件向上运动,进而带动转动连接件向下运动,进而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与连接轴固定连接的衔接筒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衔接筒沿套筒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另外一侧的机翼进行改变倾角,进而使得一侧机翼与另外一侧机翼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 S6:当两侧的机翼与水平面夹角相同时,此时前后两面的机翼也同时受补偿盘的影响,进而也会形成前后两面机翼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 S7:而当无人机落地停止飞行后,每组机翼架之间通过支撑组件进行连接,进而不会出现机翼架上的机翼出现与水平面形成垂直现象,进而完成工作。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