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
专利名称: 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包括由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基本段和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加厚段连接而成的预制排水沟,沟体基本段和沟体加厚段呈交错布设,预制排水沟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矩形波形侧壁;预制排水沟由多个排水沟节段拼接而成且其位于回填层内,回填层上平铺有一层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面层浇筑于直角角钢外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装配简便、使用效果好,采用多个预先加工成型的排水沟节段在施工现场拼装预制排水沟,能有效提高预制排水沟的施工质量,同时预制排水沟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矩形波形侧壁,能有效提高预制排水沟的整体性和稳固性,现场施工简便,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陕西;61
申请人: 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小燕;章辉;杨七俊;李超;蒙飞虎;杨振潮;杨冬;郝冰;刘鹏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2-3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2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2274268.0
公开号: CN209412844U
代理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谭文琰
分类号: E02D19/08(2006.01);E;E02;E02D;E02D19
申请人地址: 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295号
主权项: 1.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基本段(1)和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加厚段(2)连接而成的预制排水沟,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内部底面和其左右两侧内壁均为平面;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呈交错布设,相邻两个所述沟体加厚段(2)之间均通过一个所述沟体基本段(1)进行连接;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的横截面均为凹字形且二者的内部沟槽的横截面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均由一个沟体底板和左右两个对称布设于所述沟体底板两侧上方的沟体侧板连接而成,两个所述沟体侧板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均与所述沟体底板呈垂直布设;所述沟体底板呈水平布设,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均为竖直面;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侧板的高度相同,所述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小于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所述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底板的板厚小于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底板的板厚;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矩形波形侧壁; 所述预制排水沟由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排水沟节段(3)拼接而成,所述排水沟节段(3)为采用树脂混凝土预先浇筑成型的树脂混凝土排水沟节段,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布设于同一直线上;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均为承插连接;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中位于最前侧的一个排水沟节段(3)为前端节段,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中位于最后侧的一个排水沟节段(3)为后端节段,所述前端节段的前端面和所述后端节段的后端面均为竖直面,所述预制排水沟中位于所述前端节段和所述后端节段之间的排水沟节段(3)均为承插节段;所述承插节段的一端为承口且其另一端为可插装入所述承口内的插口,所述前端节段的后端为所述承口或所述插口,所述后端节段的前端为所述插口或所述承口;每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上均设置有两道直角角钢(4),两道所述直角角钢(4)对称布设于排水沟节段(3)的左右两侧上部,两道所述直角角钢(4)布设于同一平面上且其均沿所述预制排水沟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直角角钢(4)的一边为固定于所述沟体侧板上部的水平边且其另一边为位于所述水平边外侧上方的竖直边,所述水平边的内侧壁与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相平齐,所述竖直边的外侧壁与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相平齐或位于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内侧; 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的连接处均为一个所述沟体加厚段(2)所处位置处,多个所述沟体加厚段(2)中位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连接处的沟体加厚段(2)均为沟体连接段;每个所述沟体连接段均由一个带所述承口的承口连接段和一个带有能插装于该承口内的所述插口的插口连接段拼接而成; 所述预制排水沟位于回填层(5)内,所述回填层(5)上平铺有一层混凝土面层(6);所述回填层(5)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沟体侧板的顶面,所述竖直边的顶面与混凝土面层(6)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混凝土面层(6)浇筑于直角角钢(4)外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前端和后端均为沟体加厚段(2)。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角钢(4)中所述竖直边的外侧壁上焊接固定有外侧连接钢筋(7),所述外侧连接钢筋(7)呈水平布设;位于所述预制排水沟左侧上方的外侧连接钢筋(7)为左侧钢筋,位于所述预制排水沟右侧上方的外侧连接钢筋(7)为右侧钢筋,所述左侧钢筋和所述右侧钢筋呈对称布设; 所述左侧钢筋和所述右侧钢筋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其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左侧钢筋和所述右侧钢筋均固定于混凝土面层(6)内。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左侧钢筋之间的间距和前后相邻两个所述右侧钢筋之间的间距均为150mm~200mm。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口上开有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插槽(8),所述插口上设置有插装入插槽(8)内且其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插头(9);所述插槽(8)和插头(9)均呈水平布设。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9)为由前至后插装入插槽(8)内的水平插头,所述插头(9)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缩小,所述插头(9)的内侧壁为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且其内侧底面为所述沟体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插头(9)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由前至后逐渐向内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插头(9)的外侧底面为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插头(9)的前端宽度大于内壁沟槽的宽度,所述插头(9)的后端宽度小于沟体加厚段(2)的宽度;所述插头(9)的长度为35mm~45mm; 所述插槽(8)的宽度由前向后逐渐缩小,所述插槽(8)的外侧壁为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所述插槽(8)的外侧底面为所述沟体底板的底面,所述插槽(8)的左右两侧内侧壁均为由前至后逐渐向内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插槽(8)的内侧底面为由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的倾斜面。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10)且二者的连接处通过密封胶(12)进行密封连接,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10)为凹字形止水条; 每个所述插头(9)均位于其所插装的插槽(8)前侧; 所述插头(9)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竖直面,所述插槽(8)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竖直面; 所述插头(9)的后端面和插槽(8)的后端面上均开有一个用于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10)的止水条放置槽(11),所述止水条放置槽(11)为凹字形凹槽; 所述插头(9)的后端面和插槽(8)的后端面上均开有供所述密封胶填充的密封槽(13),所述密封槽(13)为凹字形凹槽且其位于止水条放置槽(11)上方;所述插头(9)和插槽(8)上的密封槽(13)与止水条放置槽(11)之间均通过凹字形档条(14)进行分隔; 所述插头(9)上的密封槽(13)沿插头(9)后端的内部轮廓线布设且其与所述内部沟槽连通,所述插槽(8)上的密封槽(13)沿插槽(8)后端的内部轮廓线布设且其与所述内部沟槽连通。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的接缝为拼接缝,所述拼接缝内侧设置有接缝密封结构,所述接缝密封结构为凹字形且其沿所述拼接缝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接缝密封结构包括铺贴在所述预制排水沟内壁上的玻纤网格布和由一层均匀涂刷于所述玻纤网格布上的聚氨酯涂料形成的聚氨酯涂层。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沟体底板左侧上方的沟体侧板为左侧板,位于所述沟体底板右侧上方的沟体侧板为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外侧壁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沟体底板的左侧壁相平齐,所述右侧板的外侧壁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沟体底板的右侧壁相平齐;所述沟体基本段(1)的宽度为沟体基本段(1) 中两个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之间的水平间距,所述沟体加厚段(2)的宽度为沟体加厚段(2)中两个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之间的水平间距;所述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底板的宽度小于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底板的宽度; 所述沟体基本段(1)的长度为250mm~350mm; 所述沟体侧板的高度为210mm~230mm,所述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底板和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均为25mm~35mm,所述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底板和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均为75mm~85mm; 所述内部沟槽的宽度为280mm~320mm。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口连接段的长度为65mm~75mm,所述插口连接段的长度为75mm~85mm;所述沟体加厚段(2)的长度为100mm~120mm。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