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治理河道泥沙沉积的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河道泥沙沉积的方法,起砂器包括通过桩基立于河床中,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叶片。起砂器在河床中搅动水流,形成旋涡,搅动河床底部的泥沙随涡流进入储沙池中,实现沉积泥沙的治理;通过下叶片的弯折向下,扰动河床面的泥沙,使沉底泥沙悬浮于水中;通过上叶片的弯折向上,将悬浮于水中的泥沙升至水面;通过斜坡状的堤堰,便于含泥沙水流的溢入和泥沙的沉淀;电缆于河床和桩基内部排布,避免干扰携沙水流的运动轨迹;通过自动启闭传感器和定时器,实现河床内沉积泥沙量的监控,和电机启闭的自控制。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护成本低、实施安全可靠,尤其适用于多泥沙河流水库上的闸门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河海大学 |
发明人: |
刘欣怡;陈达;李筹胜;赵亚州;廖迎娣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7-0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2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588680.6 |
公开号: |
CN110284457A |
代理机构: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严晓彪 |
分类号: |
E02B3/02(2006.01);E;E02;E02B;E02B3 |
申请人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 |
主权项: |
1.一种治理河道泥沙沉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含泥沙河床中的起砂器、设于河道河岸与起砂器对应的储沙池; 所述储沙池通过堤堰与河道连接, 起砂器搅动河道中的泥沙,随搅动的水流经堤堰进入并沉淀在储沙池中,溢出的水流经堤堰回流入河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河道泥沙沉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砂器,包括通过桩基立于河床中,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理河道泥沙沉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呈“十字”状,包括交叉的上叶片和下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理河道泥沙沉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叶片的两端呈上折倾角,下叶片的两端呈下折倾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理河道泥沙沉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由河岸的电源通过电缆供电,所述电缆铺设于河床底部及桩基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理河道泥沙沉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上设有与电机连接的自动启闭传感器,用于监测泥沙堆积的高度; 所述自动启闭传感器包括红外线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理河道泥沙沉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启闭传感器,通过与定时器连接;用于控制电机转动的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理河道泥沙沉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设有卡阻报警器,并通过电缆与河岸的警报装置连接;包括呈圆片状绕电机轴设置的压敏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河道泥沙沉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堰的高度低于河道侧岸的高度,呈斜坡状,且与河道相接处为斜坡上端,与储沙池相接处为斜坡下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河道泥沙沉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设有闸门,沿河水流淌的方向,所述起砂器立于闸门内侧的河床中。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