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铁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修建地铁有明挖法、暗挖法、盾构法,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而盾构法却以其诸多优势成为地下铁道隧道采用较多的施工方法。但工程实践表明,尽管盾构施工技术发展得比较成熟,盾构施工仍不可避免地会对岩土体产生扰动,引起隧道周围地表沉降变形,进而传递到邻近建筑物,使邻近建筑物受到损害.在盾构施工引起地表及邻近建筑物沉降变形方面,国内外已取得了大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但是近年来盾构施工诱发的灾害现象仍屡见不鲜。因此,探索盾构施工对地表及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因素与规律,减少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确定防止灾害发生的技术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首先从理论方面分析了盾构施工与邻近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得出了较为显著的规律和特征。然后以北京地区典型盾构区间为例,在详细研究该区间工程地质条件和设计参数的基础上,采用FLAC3D工程分析软件对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及邻近建筑物沉降变形规律与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大量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该区段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带来的影响与相应的变形特征。最后对国内现行的地表沉降控制标准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制定地表沉降控制标准需考虑的各种因素,以及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保护的一些控制措施,并对主要措施进行模拟分析。主要结论有:
1、在现行的盾构施工设计参数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盾构施工引起地表及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没有超过相应的监控量测标准,施工过程是安全的。
2、地表变形在建筑物地基基础范围内受到基础刚度的约束,其横向沉降曲线在基础范围内近似直线。
3、只要建立合理的数值模型,采用合理的计算参数,在北京地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盾构施工力学过程是可行的。
4、现行的地铁施工地表沉降控制标准偏于保守,地表沉降控制标准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应制定符合每个区段的相应标准。
5、盾构施工引起地表及邻近建筑物沉降变形的控制措施中隔离法和地层注浆法具有很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