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起重机后支腿结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后支腿结构,包括固定柱、主横臂、支撑腿、缓冲盘和固定环,固定柱右侧贯穿设置有主横臂,且固定柱内部下方的两侧设有凸槽,固定柱下方中部嵌入设置有支撑腿。该装置中设置有收缩板、承重杆、缓冲盘、受力槽、限位卡块和缓冲定柱,在起重机工作时,若超载运作过程中重力会压向主横臂内的收缩板,其收缩板会压动承重杆向下运动,即可把支撑腿压入缓冲盘中,使得限位卡块卡进受力槽内,当支撑腿碰到缓冲定柱时,缓冲定柱自身会受到外界的相互作用力,进而将超重的力抵消掉,从而降低了振动,达到减振的效果,保证了支撑腿底部受力均衡,减低其工作时存在的安全隐患。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广州佳乂特起重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赵海艳;魏运其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2-2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2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2233102.4 |
公开号: |
CN209442519U |
代理机构: |
广州市百拓共享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静 |
分类号: |
B66C5/00(2006.01);B;B66;B66C;B66C5 |
申请人地址: |
511356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永和街新庄三路1号A08 |
主权项: |
1.一种起重机后支腿结构,包括固定柱(1)、主横臂(2)、支撑腿(3)、缓冲盘(4)和固定环(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右侧贯穿设置有主横臂(2),且固定柱(1)内部下方的两侧设有凸槽,所述固定柱(1)下方中部嵌入设置有支撑腿(3),所述支撑腿(3)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缓冲盘(4),所述缓冲盘(4)外圈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环(5); 所述固定柱(1)包括承重杆(101)、应力杆(102)和受力杆(103),所述承重杆(101)嵌入设置在固定柱(1)内部中间,且承重杆(101)底部连接端与支撑腿(3)相连接,所述应力杆(102)均活动连接在固定柱(1)内部下方的两侧,且另一端均与支撑腿(3)上方两侧相对接,所述受力杆(103)均活动连接在应力杆(102)下方中部; 所述主横臂(2)包括收缩板(201)和配重块(202),所述收缩板(201)右侧活动连接在主横臂(2)内部上方,且收缩板(201)左侧活动连接在固定柱(1)内部上方,所述配重块(202)活动连接在收缩板(201)左侧中部,且配重块(202)位于固定柱(1)左侧外壁; 所述支撑腿(3)包括限位卡块(301),所述限位卡块(301)均嵌入设置在支撑腿(3)底部左右两侧; 所述缓冲盘(4)包括受力槽(401)和缓冲定柱(402),所述受力槽(401)均嵌入设置在缓冲盘(4)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缓冲定柱(402)均嵌入设置在缓冲盘(4)内部底端; 所述固定环(5)包括限位加强筋(501)和防滑底板(502),所述限位加强筋(501)均焊接在固定环(5)外壁四周,所述防滑底板(502)均嵌入设置在限位加强筋(50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后支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杆(102)为倾斜状结构设置,且应力杆(102)与固定柱(1)内部下方两侧的凸槽为相切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后支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杆(103)与应力杆(102)呈“T”字形状设置,且受力杆(103)均与固定柱(1)底端相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后支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板(201)左侧下方嵌入于承重杆(101)顶部连接端,且收缩板(201)与承重杆(101)连接处设有旋转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后支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槽(401)为弧形状腔体结构设置,其受力槽(401)与限位卡块(301)呈配套设置,且限位卡块(301)与受力槽(401)位置均一一正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后支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定柱(402)由缓振弹簧和定位杆所构成,且缓冲定柱(402)与支撑腿(3)之间留有两厘米的间隙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后支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加强筋(501)为环形状结构排列,且限位加强筋(501)之间相距五厘米。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