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河道垃圾打捞装置的垃圾拦截结构
专利名称: 一种河道垃圾打捞装置的垃圾拦截结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用河道垃圾打捞装置的垃圾拦截结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传送皮带,固定架的顶部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与传动皮带传动连接,传送皮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前端面内嵌有进水槽,进水槽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斜槽,且斜槽贯穿活动板的右端面,斜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活动板的左侧内嵌有通孔槽,且通孔槽与斜槽连通,固定架的底部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使用时,在水流流经斜槽时水流先通过弧形块,从而带动弧形块的另一侧面的流体流动,使河道垃圾通过通孔槽吸附在活动板的侧面,同时活动板能够带动漂浮在传送皮带上的河道垃圾随传送皮带的方向移动,从而提高垃圾打捞效果。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福建;35
申请人: 福建忠民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静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1-12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0-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851325.0
公开号: CN209456982U
代理机构: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徐东峰
分类号: E02B15/10(2006.01);E;E02;E02B;E02B15
申请人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泗水道629号1305室
主权项: 1.一种河道垃圾打捞装置的垃圾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河道垃圾打捞装置的垃圾拦截结构包括固定架(1)、传送皮带(2)、连接轴(3)、活动板(4)、进水槽(401)、斜槽(402)、弧形块(403)、通孔槽(404)、连接杆(5)和可调浮体(6);所述固定架(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传送皮带(2),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与传送皮带(2)传动连接,所述传送皮带(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的前端面内嵌有进水槽(401),进水槽(40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斜槽(402),且斜槽(402)贯穿活动板(4)的右端面,所述斜槽(4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弧形块(403),所述活动板(4)的左侧内嵌有通孔槽(404),且通孔槽(404)与斜槽(402)连通,所述固定架(1)的底部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且连接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可调浮体(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河道垃圾打捞装置的垃圾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与可调浮体(6)在固定架(1)的底部呈横向线性排列,且可调浮体(6)位于连接杆(5)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河道垃圾打捞装置的垃圾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4)在传送皮带(2)上呈横向线性排列,且活动板(4)呈圆弧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河道垃圾打捞装置的垃圾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401)在活动板(4)的前端面呈弧形排列,且进水槽(401)的进口处呈喇叭状。 5.如权利要求1或4任意一项所述河道垃圾打捞装置的垃圾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402)与进水槽(401)在同一水平面上呈135°夹角,且斜槽(402)与进水槽(401)相贯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河道垃圾打捞装置的垃圾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斜槽(402)内均设置有2个弧形块(403),且弧形块(403)的横截面呈半圆状。 7.如权利要求1或6任意一项所述河道垃圾打捞装置的垃圾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槽(404)在斜槽(402)的一侧均匀排列,所述弧形块(403)与通孔槽(404)间隔设置,且弧形块(403)位于通孔槽(404)的前侧。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