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明挖隧道与管廊合建的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明挖隧道与管廊合建的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市政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明挖隧道与管廊合建的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地下结构包括明挖的车行隧道以及管廊,管廊与车行隧道的暗埋段合建,管廊位于车行隧道一侧。管廊包括管线舱、管廊综合通道以及管廊新风道,管廊综合通道以及管廊新风道布置在管线舱上方;管廊综合通道为综合管廊的吊装通道、人员检修通道及人员逃生的通道。本发明的地下结构由车行隧道与管廊合建而成,解决了综合管廊单独建造所导致的综合造价高的问题,本发明管廊具有用地省、造价低的特点。同时吊装口、进风口、逃生口、人员出入口等均设置在地下结构内,不另行设置出地面的建筑物,有效改善了城市地面景观,经济、环境、景观效益明显。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勇利;曹诗定;王伟;韦彬;周倩茹;胡昌文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6-1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0-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527974.8
公开号: CN110295623A
代理机构: 深圳市华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彭年才
分类号: E02D29/045(2006.01);E;E02;E02D;E02D29
申请人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田贝四路9号
主权项: 1.一种明挖隧道与管廊合建的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明挖的车行隧道以及管廊,所述管廊与车行隧道的暗埋段合建,所述管廊位于所述车行隧道一侧,所述管廊包括管线舱、管廊综合通道以及管廊新风道,所述管廊综合通道以及管廊新风道布置在所述管线舱上方;所述管廊综合通道为所述综合管廊的吊装通道、人员检修通道及人员逃生的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挖隧道与管廊合建的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综合通道的净高不小于2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挖隧道与管廊合建的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与车行隧道之间采用钢筋混凝土墙体隔开,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体的厚度不小于200mm;所述管线舱各舱室间的分隔墙体厚度不小于200mm;所述地下结构与地下水直接接触的构件厚度不小于250mm。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明挖隧道与管廊合建的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舱及其上方的管廊综合通道按规范要求设置防火分区,所述防火分区之间设置防火墙以及防火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明挖隧道与管廊合建的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新风道的进风口设置于车行隧道的入口处,所述管廊新风道的进风口面向所述车行隧道,并与所述车行隧道采用金属网格分隔,网孔净尺寸不大于10mm×10mm;管线舱每个防火分区在顶板处设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管廊新风道之间通过风管连接,形成进风通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明挖隧道与管廊合建的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采用机械排风,每个管线舱防火分区在其顶板处设管线舱排风口,在与车行隧道相对位置的中墙处设中墙排风口,管线舱排风口与中墙排风口通过风管连接,形成排风通道;中墙排风口采用金属网格与车行隧道分隔,金属网格的网孔净尺寸不大于10mm×10m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明挖隧道与管廊合建的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综合通道每个防火分区,在所述管廊新风道底部设进风口,在紧邻车行隧道的中墙处设排风口,采用机械排风,排风口采用金属网格与车行隧道分隔,金属网格的网孔净尺寸不大于10mm×10mm。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明挖隧道与管廊合建的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综合通道与行车隧道之间的侧墙开孔处设置有防火卷帘门。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明挖隧道与管廊合建的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综合通道设有通往车行隧道的逃生口以及人员出入口;所述车行隧道设有检修道,所述检修道的侧方设有供检修人员进入所述管廊综合通道的钢爬梯,所述管廊综合通道与所述管线舱相通;所述逃生口、人员出入口与车行隧道之间设防火门。 10.一种权利要求9所述的明挖隧道与管廊合建的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进入所述管廊的管线进行分析,确定所述管廊的规模以及管廊各舱室净宽、净高; S2、确定所述防火分区长度; S3、结合所述车行隧道的通风需求,进行正常工况和火灾工况下管廊的通风、排烟计算,确定通风风道尺寸、通风设备; S4、结合所述车行隧道,进行火灾工况下车行隧道、管廊逃生模拟; S5、对所述管廊的吊装口、进风口、逃生口、人员出入口、分支口进行总体布置; S6、进行所述管廊的土建主体、监控、电气、通风、消防及排水设计,其中,所述管廊的土建及机电设计需与车行隧道的主体结构、机电系统相结合; S7、施做所述车行隧道、管线舱、管廊综合通道以及管廊新风道土建结构; S8、管线入所述管廊,并安装所有机电设备。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