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声表面波的润滑油中磨粒分离装置及分离系统
专利名称: 基于声表面波的润滑油中磨粒分离装置及分离系统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声表面波的润滑油中磨粒分离装置及分离系统。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声表面波能量密度高、容易集成等优点,又与通过软光刻技术加工特定几何形状的微流通道相结合,实现了润滑油中磨粒的在线连续分离,为磨粒精准检测奠定了基础。本分离装置和分离系统取消了物理滤网等结构、避免了脏堵,并且该装置和分离系统集成度高、在线分离效果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辽宁;21
申请人: 大连海事大学
发明人: 刘大壮;刘连坤;刘志坚;武森;潘新祥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9-3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0-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615635.2
公开号: CN209460204U
代理机构: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赵淑梅;李洪福
分类号: G01N29/04(2006.01);G;G01;G01N;G01N29
申请人地址: 116026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凌海路1号
主权项: 1.基于声表面波的润滑油中磨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电基底,在压电基底上加工聚焦型叉指电极和微流通道,所述的微流通道的主通道与叉指电极的中轴线垂直,并且微流通道的几何中心与叉指电极的焦点重合,以保证润滑油中的磨粒在流经该区域时受声辐射力最强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移; 叉指电极包括若干对弧形叉指,在外部激励信号的作用下产生沿压电基底表面传播的聚焦型声表面波,聚焦型声表面波在沿压电基底表面传播过程中,其强度在叉指电极的几何焦点处最大; 以叉指电极的几何焦点为中心布置微流通道,微流通道包含两个进口通道、一个主通道和若干个出口通道,出口通道的数量根据实际分离需求设计确定;叉指电极的几何焦点位于主通道内,微流通道的两个进口通道和若干个出口通道布置于微流通道主通道的两侧并与主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表面波的润滑油中磨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基底的材质为铌酸锂,即128°YX-LiNbO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表面波的润滑油中磨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流通道采用具有良好透光性PDMS制作,通过软光刻技术加工在压电基底上,保证微流通道与压电基底牢固结合且无泄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表面波的润滑油中磨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流通道采用具有良好透光性的PDMS制作,通过软光刻技术加工在压电基底上,所述的PDMS制作的微流通道在压电基底上呈“凹”型,即靠近叉指电极部分设置凹槽结构。 5.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表面波的润滑油中磨粒分离装置形成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基于声表面波的润滑油中磨粒分离装置、微量泵和显微镜;信号发生器发出的激励信号输入功率放大器,激励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与基于声表面波的润滑油中磨粒分离装置上的叉指电极相连; 微量泵用于将待分离润滑油和不含磨粒润滑油加入到微流通道入口; 显微镜置于基于声表面波的润滑油中磨粒分离装置处,用于观察和监控基于声表面波的润滑油中磨粒分离装置中的磨粒的分离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润滑油磨粒分离装置固定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通过物镜观察确保微流通道中的分离区域处于显微镜视场内并且无倾斜,能够实时观测磨粒的分离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微镜通过CCD连接计算机,便于观察和存储。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