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小间距浅埋地铁隧道下穿人行天桥综合施工技术
论文题名: 小间距浅埋地铁隧道下穿人行天桥综合施工技术
关键词: 地下铁道;浅埋隧道;人行天桥;桥墩基础;托换技术
摘要: 近年来,世界上大型和深埋的结构物和地下铁道的大量施工,尤其是古建筑的基础加固数量繁多;有时对现有建筑物进行改建、加层和加大使用荷载时,都需要采用托换技术,所以当前世界各国所托换的工程数量增多了,因而托换技术也有了飞跃发展。我国的托换技术的数量和规模,随着建设的发展在不断的增长。就托换技术而言,如基础加压纠偏法、静压桩法、石灰桩法、加压矫正法等,都有很大的创新和特色。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延长段23标于深圳市交通最繁忙的深南大道下,埋深7.5~18米,隧道下穿两座人行天桥,天桥的四个桥墩座落于隧道的正上方,隧道施工时为防止桥墩基础沉降过大影响天桥使用安全,采用地表钢管桩托换梁技术加固人行天桥基础和洞内采取加强措施,从而保证人行天桥的使用安全。 隧道位于富水地层和富水砂层地带,地下水位远远高于施工水位,受地下水影响极易软塑坍塌,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针对不同地质、水文,采用降水井和止水帷幕综合降水技术,使隧道施工基本上在无水条件下作业,同时,隧道两侧既有建筑物及工业区、地表沉降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该标段区间隧道右线SK14+958.039~SK15+218.524段对应的左线为既有隧道,左右线线间距13.2米,线间岩柱体厚约6.6米,在人防段岩体厚仅为4米,该区段地质为Ⅲ级围岩。采用“随机干扰降震法”控制爆破,确保了左线既有隧道安全和施工安全,取得了好的成效。 小间距浅埋地铁隧道下穿人行天桥综合施工技术从理论上论证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且通过对相关施工工艺的控制和实施,从实践上证明了本方案的优越性。 根据本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来看,本文所采用的方案既加快了施工进度,又节省了投资,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作者: 巨宏博
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导师: 王明年;段东明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08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