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支护工程中的锚索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护工程中的锚索施工方法,属于一种基坑支护工程,其包括一次钻孔、一次旋喷注浆、二次钻孔和注浆、锚索安装和注浆的工序;所述一次旋喷注浆工序是在设置有成孔套筒的注浆孔内,下放注浆钻头,利用注浆钻头将水泥浆喷出并与注浆孔孔壁的地层撞击和融合,形成直径大于注浆孔的注浆体;解决了浆液会在空洞地质中发生流失,使得即使注浆时间再长也无法达到溢浆状态,造成泥浆的大量浪费和工程的滞后的问题。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骆波清 |
发明人: |
骆波清;魏伟;汤立恒;尹登恒;林志涛;刘建兵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7-1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0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649055.8 |
公开号: |
CN110306549A |
分类号: |
E02D5/74(2006.01);E;E02;E02D;E02D5 |
申请人地址: |
432416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陈河镇骆集村骆集街湾52-1号 |
主权项: |
1.一种支护工程中的锚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钻孔、一次旋喷注浆、二次钻孔和注浆、锚索安装和注浆的工序; 所述一次旋喷注浆工序是在设置有成孔套筒的注浆孔内,下放注浆钻头,利用注浆钻头将水泥浆喷出并与注浆孔孔壁的地层撞击和融合,形成直径大于注浆孔的注浆体; 所述一次旋喷注浆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注浆钻头安装于锚索钻机上,并经成孔套筒内部伸入注浆孔内; S22、准备水泥,配比形成水泥浆,注入锚索钻机中; S23、退出部分成孔套筒,启动锚索钻机并带动注浆钻头旋转,将水泥浆由注浆钻头喷出,所述注浆钻头从注浆孔中匀速退出; S24、待注浆钻头退出至成孔套筒端部时,停止注浆工作,形成注浆段; S25、交替重复步骤S23和S24,待注浆钻头和成孔套筒均完全退出注浆孔后,形成的所有注浆段组成注浆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工程中的锚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钻孔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基坑侧壁选取锚索孔位; S12、配比形成泥浆; S13、将带有钻头的成孔套筒安装于锚索钻机上,并沿锚索孔位进行成孔,形成注浆孔,在形成注浆孔过程中,所述成孔套筒内部持续通有泥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工程中的锚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钻孔和注浆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成孔套筒再次安装于锚索钻机; S32、沿锚索孔位将成孔套筒下放至设计深度,形成锚索孔,在成孔套筒下放过程中,所述成孔套筒内部持续通有水泥浆; 其中,所述锚索孔的深度小于注浆体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护工程中的锚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安装和注浆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S41、经成孔套筒,向锚索孔内下放锚索体和注浆管至设计深度; S42、利用注浆管将水泥浆通入锚索孔的端部,待水泥浆从锚索孔的孔口溢出,完成一次注浆; S43、将成孔套筒逐渐退出锚索孔,并在此过程中,利用注浆管进行持续补浆,待成孔套筒完全退出锚索孔,完成补浆; S44、待一次注浆和补浆的浆液成型并凝固,形成锚固段和自由段后,利用注浆管进行三次注浆加固锚固段; S45、在锚索靠近锚索孔孔口的一端安装上腰梁、钢板或槽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护工程中的锚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锚索安装和注浆工序完成后,对锚索进行拉力测试。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护工程中的锚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体的长度与锚索孔的深度之差大于1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工程中的锚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浆为PO42.5R水泥浆,其水灰比为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工程中的锚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3步骤中,所述注浆钻头的喷射压力不小于25MPa,且匀速退出的速度在10~15cm/min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工程中的锚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的孔径为100mm,所述注浆体的直径不小于4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工程中的锚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长度为1m的注浆体所使用的水泥浆量不少于250kg。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