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货车尾部两级式防护栏
专利名称: 一种新型货车尾部两级式防护栏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货车尾部两级式防护栏,其结构包括橡胶块、防护杠、第二支耳、支撑杆、二级螺旋弹簧、二级减振器、车架尾部横梁、第一支耳、第三支耳、摆杆、第四支耳、第五支耳、一级减振器、一级螺旋弹簧、第六支耳、支撑架、滑块、凹槽内的导轨。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货车尾部两级式防护栏,将一般的防护栏的支架改进成两级弹簧减振式支架,可以减少汽车追尾时的危害,追尾碰撞能量较小时,一级减振器对碰撞能量进行吸收,并限制追尾车辆向前运动,追尾碰撞能量较大时,二级减振器开始起作用并进一步增大防护栏的刚度,有效吸收碰撞能量的同时,避免追尾车辆钻入货车车架底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四川;51
申请人: 西华大学
发明人: 陈子龙;寇家鑫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8-02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0-0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714819.7
公开号: CN110304004A
分类号: B60R19/02(2006.01);B;B60;B60R;B60R19
申请人地址: 610039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周路999号西华大学
主权项: 1.一种新型货车尾部两级式防护栏,防护栏设置在货车的车架尾部,货车的车架尾部横梁(7)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减振机构,其中一个减振机构包括设置在尾部横梁(7)一侧面焊接的第一支耳(8),第一支耳(8)与二级减振器(6)的壳体的底座通过一根转动销连接在一起,连接方式为二级减振器(6)的壳体底座处沿其径向方向设置通孔,转动销穿过该通孔并穿过第一支耳(8),构成可旋转的连接方式;二级减振器(6)的活塞杆杆端与第二支耳(3)通过一根转动销连接,同样构成可旋转的连接方式,第二支耳(3)的底座与滑块(17)的外端焊接或者螺栓连接;滑块放置在长条状的空心防护杠(2)靠近货车车架一侧的外侧面上设置的凹槽内,且可沿凹槽内的导轨(18)前后方向滑动;防护杠(2)沿汽车横向设置,且设置在汽车尾部具有一定高度处,根据一般的轿车和越野车的保险杠高度,防护杠(2)的高度范围设在400mm-700mm之间;防护杠(2)的高度低于汽车尾部横梁(7)且在其后方,使二级减振器(6)沿汽车纵向方向倾斜设置;二级减振器(6)的外侧套有二级螺旋弹簧(5),二级螺旋弹簧(5)的一端套在二级减振器(6)的外套筒上,二级螺旋弹簧(5)的另一端套在二级减振器(6)活塞杆的杆端上;当二级减振器(6)伸缩时,其外套筒与活塞杆之间的距离变化,带动螺旋弹簧(5)压缩或伸张;防护杠(2)的上侧面还焊接了第四支耳(11),车架尾部横梁(7)侧面还与水平设置的支撑杆(4)的一端焊接,支撑杆(4)向汽车后方伸出,支撑杆(4)的另一端下部设置第三支耳(9),第三支耳(9)与摆杆(10)的一端通过转动销构成可旋转的连接,摆杆(10)的另一端通过转动销与第四支耳(11)构成可旋转的连接;支撑杆(4)的中部外侧面上还焊接了沿车身横向方向向外伸出的一个支撑架(16),支撑架(16)的外侧面焊接第五支耳(12),第五支耳(12)与一级减振器(13)的壳体的底座通过一根转动销连接在一起,连接方式为一级减振器(13)的壳体底座处沿其径向方向设置通孔,转动销穿过该通孔并穿过第五支耳(12),构成可旋转的连接方式;一级减振器(13)的活塞杆杆端与第六支耳(15)通过一根转动销连接,同样构成可旋转的连接方式,第六支耳(15)与防护杠(2)的左侧面焊接,使一级减振器(13)沿汽车纵向方向倾斜设置;一级减振器(13)的外侧套有一级螺旋弹簧(14),一级螺旋弹簧(14)的一端套在一级减振器(13)的外套筒上,一级螺旋弹簧(14)的另一端套在一级减振器(13)活塞杆的杆端上;当一级减振器(13)伸缩时,其外套筒与活塞杆之间的距离变化,带动一级螺旋弹簧(14)压缩或伸张;另一个减振机构的结构相同且相对于防护栏的中心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货车尾部两级式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杠(2)靠后方的外侧面还粘合了一个长条型的橡胶块(1);防护杠(2)是空心矩形管或空心椭圆形管,中间是一段直管,两端分别向内有一定的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货车尾部两级式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减振器(6)、一级减振器(13)为双筒液压减振器。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