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双顶杆底充补液瓶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顶杆底充补液瓶,包括上盖、瓶头、瓶身、底充,其特征在于:包括瓶帽、瓶头、瓶身、底充,并由上而下相互套设,底充由底塞、顶封、上顶杆、下顶杆、密封套和弹簧组成,上顶杆和下顶杆相互套设为双顶杆结构在连接处的卡位设有密封套并同向运动作为充液排气的开关,密封套上部紧密贴合顶封侧面上下滑动使其外侧面、内侧面空间隔离,密封套内侧面连通出液口,顶封上设有出液口和进气口,底充内堵液口和充液口连通,堵气口和出气口连通,进气口连通到密封套外面,出液口连通到密封套里面,本发明具有稳固性强和密封性好的特点,并且生产容易加工成本低。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西;36 |
申请人: |
南昌不倒环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曾永福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6-1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0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506627.7 |
公开号: |
CN110304330A |
分类号: |
B65D23/00(2006.01);B;B65;B65D;B65D23 |
申请人地址: |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昌东工业区石桥安置小区F1楼四单元101室 |
主权项: |
1.一种双顶杆底充补液瓶,包括瓶帽、瓶头、瓶身、底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帽、瓶头、瓶身、底充由上而下相互套设紧密结合,为增加相互结合的密封性之间可以增加密封环或密封垫,其结合方式为固定式也可以为可拆式,瓶帽设置在瓶头外部或瓶身上部的外部,瓶身下部和底充相互套设紧密结合并且为增加密封性之间可以设有密封环或增加密封垫,底充和瓶身结合方式为固定式也可以为可拆式,底充里有双顶杆结构,双顶杆结构上下运动来实现开、关补液和排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充双顶杆底充补液瓶,其特征在于:底充由底塞、顶封、上顶杆、下顶、密封套和弹簧组成,上顶杆下部和下顶杆上部相互套设为双顶杆结构实现同向运动并在连接处有卡位,弹簧设在上部或者也可以设在下顶杆上部,顶封设在底塞上部并设有出液口、气管和进气口,底充内设有堵液口和充液口并相互连通,同时设有堵气口和出气口并相互连通,密封套下部紧密套设在上顶杆和下顶杆连接的卡位处且可相对上下滑动,密封套上部紧密贴合顶封侧面上下滑动使其外侧面、内侧面空间隔离,密封套内侧面连通出液口,其外侧面连通进气口, 底充内的堵液口和底部充液口连通,底塞中间有带孔的限位骨,上顶杆在限位骨上面,下顶杆在限位骨下面,堵液口在卡位处,充液口在下顶杆底部,堵气口在限位骨的中心,出气口在底塞下部, 密封套为堵液口和出液口连通的开关同时也是堵气口和进气口连通的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底充双顶杆底充补液瓶,其特征在于:堵液口打开时瓶体外的液体可以进入瓶体内,同时堵气口打开时瓶体内多余的气体排出到瓶体外,堵液口关闭同时堵气口关闭并且瓶体内外的液体和气体都不可以进出,下顶杆在外部压力下带动卡位向上运动,再带动密封套离开堵液口和堵气口使充液和排气开始,直至下顶杆顶到限位骨,反之,上顶杆在弹簧的反弹力下带动卡位向下运动再带动密封套向下滑动直至顶到限位骨从而使堵液口和堵气口都关闭,使充液和排气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底充双顶杆底充补液瓶,其特征在于:顶封为凹形结构,瓶身下部设有挡位,当底充采用一体式组件不可拆方式时瓶身下部优选设置在底塞上部的外面,瓶身下部侧面、挡位和顶封及底塞侧面采用相互过盈套塞或卡扣结构或螺旋结构紧配的方式以防止脱出、漏液,底充也可以采用顶封在底充上可拆分体方式组合,此时瓶身可以设置在底塞上部的里面或者外面,而当采用顶封在底充上分体方式时,顶封可以设置和挡位为一体组成挡封此时瓶身下部优选设置在底塞上部的里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充双顶杆底充补液瓶,其特征在于:充液口设置有环形的软垫以加强充液的密封性,同时,底塞底部设置紧配有环形的定位片,定位片内圆上均匀设有三个以上相同的弹骨,以便粗细有不同的外部喷液杆更好的对中,以防偏心漏液同时可以防止软垫或下顶杆脱出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充双顶杆底充补液瓶,其特征在于:瓶头和瓶身结合方式为可拆式时优选为螺旋结构,此时可拆式瓶头和瓶身容易拆卸清洗,此方式下瓶头可以为按压喷液喷雾瓶头、按压滴液瓶头或滚液瓶头一个以上互换件共存互换组合,用以装不同溶度液体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充双顶杆底充补液瓶,其特征在于:当弹簧设在下顶杆上部时,上顶杆和下顶杆必需紧配为一体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充双顶杆底充补液瓶,其特征在于:进气口和密封套外面的连通可以在顶封下部的侧面设有的开槽来实现,堵液口和充液口的连通可以在上顶杆下部外侧面设有的凹陷来实现。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