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地基处理强夯置换加固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地基加固方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基处理强夯置换加固方法,包括:S100、工程准备;S200、设计方案的初定与地质及周边环境调查;S300、强夯置换法设计;S400、试夯;S500、试夯效果检测;S600、场地平整;S700、地面标高测量;S800、夯点测放;S900、点夯施工;S1000、场地平整;S1100、夯后场地标高测量;S1200、满夯施工;S1300、强夯检测及验收。该地基处理强夯置换加固方法,可取得较高的承载力,一般地基强度可提高2‑5倍;变形沉降量小,压缩性可降低2‑10倍,加固影响深度可达6‑10m;工效高,施工速度快较换土回填和桩基缩短工期一半;节省加固原材料;节省投资,比换土回填节省60%费用;与预制桩加固地基相比可节省投资50%‑70%;与砂桩相比可节省投资40%‑50%。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贵州;52 |
申请人: |
贵州建工梵净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李宗沛;王亚雄;全昭立;王佳宇;吴友邡;王杰;周光福;李兴;王礼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7-1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0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617110.5 |
公开号: |
CN110306528A |
代理机构: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云 |
分类号: |
E02D3/046(2006.01);E;E02;E02D;E02D3 |
申请人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铜兴大道旁桐达山韵二期3幢 |
主权项: |
1.一种地基处理强夯置换加固方法,包括: S100、工程准备; S200、设计方案的初定与地质及周边环境调查; S300、强夯置换法设计; S400、试夯; S500、试夯效果检测; S600、场地平整; S700、地面标高测量; S800、夯点测放; S900、点夯施工; S1000、场地平整; S1100、夯后场地标高测量; S1200、满夯施工; S1300、强夯检测及验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处理强夯置换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包括: S101、现场勘查场地,并结合设计图纸,确定需要强夯置换部位; S102、熟悉图纸等技术文件,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S103、对场地进行清除表土,满足填筑透水性材料要求; S104、施工机械、现场人员及材料齐备,具备开工条件; S105、根据相关资料确定周边建筑物和地下情况; S106、根据设计及相关资料要求,选取合理的机械配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处理强夯置换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包括: S301、确定夯点位置与间距; S302、选定夯点间距及布点形式; S303、确定强夯处理范围; S304、计算夯击遍数; S305、计算夯击间歇时间; S306、确定夯击落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处理强夯置换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00包括: S601、预先估计强夯置换施工后可能产生的平均地面抬高值,并以此确定夯前地面高程,然后用推土机平整; S602、当场地地表土软弱或地下水位高时,要降低地下水位或在表层铺填一层一定厚度的松散性材料; S603、当强夯置换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和防振措施; S604、设置工作区域及安全范围,拉警戒线派专人值守,严禁无关人员入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处理强夯置换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00包括: S801、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布设的坐标控制网,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放夯点位置,用明显的标志标出或用石灰点标出夯位中心点; S802、在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 S803、夯机就位时,夯锤中心和测放的夯点要重合,以夯点为中心画石灰圈; S804、在夯前及夯击过程中,用塔尺立于锤顶,由专门测量人员用水准仪测量锤顶标高,每夯一锤测量一次,前后两次的差值即为此次夯击的夯沉量,以最后两击夯沉量满足设计要求为停夯标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处理强夯置换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00包括: S90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S902、标出夯点,并测量场地高程; S903、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 S90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S90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 若发现因坑底倾斜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填平; S906、第一循环夯3-5击或夯坑深度相等于锤高后,采用装载机或挖掘机进行填料; S907、第2次循环夯若干击至锤高,再回填石料; S908、重复夯击,重复回填,填后再夯,夯后再填,连续循环若干次,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S909、中间检查; S9010、收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基处理强夯置换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09包括: S9091、施工过程中,每夯一击,采用水准仪测量每击夯沉量,记录填料次数及每次的填料量,并将数据填入《强夯置换施工记录表》中; S9092、检查有偏锤现象时,调整吊臂外,还应将夯坑底整平; S9093、当夯坑出水时,应及时回填石料,并保持锤底离水位不小于1.0m; S9094、当夯坑周边隆起过大时,及时挖去隆起部分; S9095、检查回填石料应满足设计要求。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