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硅碳棒更换装置 |
摘要: |
本公开涉及一种硅碳棒更换装置,该硅碳棒更换装置包括用于靠近或者远离生产炉的移动件和用于夹持所述硅碳棒的夹持部,夹持部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移动件上。该硅碳棒更换装置解决了硅碳棒装填精度低、硅碳棒极易断裂的问题。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安徽;34 |
申请人: |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宋义锋;李兆廷;石志强;李震;何怀胜;许伟;李斌;张愍涛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0-1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0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678246.4 |
公开号: |
CN209467811U |
代理机构: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分类号: |
B65G47/90(2006.01);B;B65;B65G;B65G47 |
申请人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万春街道纬二次路36号 |
主权项: |
1.一种硅碳棒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靠近或者远离生产炉的移动件(100)和用于夹持所述硅碳棒(250)的夹持部(240),所述夹持部(24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移动件(100)上; 所述硅碳棒更换装置还包括Z向驱动机构(110)和X向驱动机构(200),所述Z向驱动机构(110)与所述移动件(100)连接并沿所述移动件(100)的Z向布置,所述X向驱动机构(200)与所述Z向驱动机构(110)相连并沿所述移动件(100)的X向布置,所述夹持部(240)与所述X向驱动机构(200)相连并由所述X向驱动机构(200)驱动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生产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棒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驱动机构(200)与所述Z向驱动机构(110)铰接,所述硅碳棒更换装置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分别与所述X向驱动机构(200)和所述Z向驱动机构(110)相连并用于调节所述X向驱动机构(200)相对所述Z向驱动机构(110)的夹角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碳棒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Z向驱动机构(110)并抵持在所述X向驱动机构(20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棒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240)包括夹爪气缸(241)和两个夹持件(242),所述夹爪气缸(241)固定安装在所述X向驱动机构(200)上,两个所述夹持件(242)分别与所述夹爪气缸(241)相连并由所述夹爪气缸(241)驱动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两个所述夹持件(242)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硅碳棒(250)的夹持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碳棒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242)的竖向截面形状呈半圆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棒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驱动机构(110)包括第一导轨(111)、连接板(113)、第一滑块(112)和第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导轨(111)与所述移动件(100)连接,所述连接板(113)通过所述第一滑块(112)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111)上,所述连接板(113)分别与所述X向驱动机构(200)和所述第一动力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动力组件驱动所述连接板(113)在所述第一导轨(111)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硅碳棒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116)、螺杆(114)和直线轴承(115),所述第一电机(116)安装在所述移动件(100)上,所述螺杆(114)沿所述移动件(100)的Z向布置且所述螺杆(114)与所述第一电机(116)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直线轴承(115)安装在所述连接板(113)上,所述螺杆(114)贯穿所述直线轴承(115)并与其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碳棒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驱动机构(200)包括支撑架(210)、第二导轨(211)、第二滑块(212)、支架(220)和第二动力组件,所述支撑架(210)与所述Z向驱动机构(110)连接并沿所述移动件(100)的X向布置,所述第二导轨(211)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10)上,所述支架(220)通过所述第二滑块(212)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导轨(211)上,所述夹持部(240)与所述支架(220)连接,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与所述支架(220)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支架(220)在所述第二导轨(211)上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硅碳棒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第二电机(260),所述第二电机(260)与所述支架(220)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支架(220)在所述第二导轨(211)上移动。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