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富水地区用排水叠合桩及其施工方法 |
摘要: |
一种富水地区用排水叠合桩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预制桩、吸水装置以及后浇混凝土,所述预制桩中心留有桩身预留孔,实心部分设置有吸水孔,所述吸水装置的主要构件为吸水管和高压泵。本发明主要适用于富水地基,先将预制桩通过振动锤击等方法打入土体内,再通过吸水装置,使桩身预留孔内形成负压,吸出附近土体所含的水分,之后拔出吸水装置,进行后浇混凝土,完成桩的施工。本发明设计合理,兼具排水和桩基的作用,施工速度快,经济效果好,能有效的解决富水地基施工中遇到的排水难题。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辽宁;21 |
申请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发明人: |
张延年;徐向新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0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1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715178.7 |
公开号: |
CN110318386A |
代理机构: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凤桐 |
分类号: |
E02D3/10(2006.01);E;E02;E02D;E02D3 |
申请人地址: |
110168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浑南东路9号 |
主权项: |
1.一种富水地区用排水叠合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预制桩(1)、抽水装置(2)、以及后浇混凝土(3)组成;所述预制桩(1)的预制桩身(1-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桩身(1-1)的上部为圆柱形状,下部为圆锥形状,预制桩(1)的正中间设置有桩身预留孔(1-2),桩身预留孔(1-2)的主体形状与预制桩(1)的形状一致,为空心,分为上部的圆柱形状与下部的圆锥形状,在预制桩身(1-1)的内侧,桩身预留孔(1-2)一周开设有卡槽(1-4),卡槽(1-4)为空心的竖条,一直延伸至桩身预留孔(1-2)的最底端,在预制桩身(1-1)的侧壁上设置有吸水孔(1-5),吸水孔(1-5)贯穿预制柱身(1-1)的侧壁,所述吸水装置(2)为钢制结构,端头为两个圆柱结构,上部圆柱(2-1)的尺寸与预制桩身(1-1)的外形尺寸一致,下部圆柱(2-2)的尺寸与桩身预留孔(1-2)的外形尺寸一致,在下部圆柱(2-2)的四周,设置有凸块(2-4),凸块(2-4)的尺寸与卡槽(1-4)的尺寸、数量以及布置吻合,所述吸水管(2-3)为上部软管(2-3-1),下部钢管(2-3-2)的结构,布置在吸水装置(2)的正中间,上部软管(2-3-1)与高压泵(2-6)相连,下部钢管(2-3-2)的长度与桩身预留孔(1-2)的长度基本一致,在下部钢管(2-3-2)的四周布置有若干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水地区用排水叠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身(1-1)的前后左右均设置有吸水孔(1-5),所述吸水孔(1-5)为的圆台形结构,与土体(4)接触的一侧为小圆,与桩身预留孔(1-2)接触的一侧为大圆,吸水孔(1-5)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粗砂过滤网(1-5-1)、活性炭(1-5-2)以及阻拦网(1-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水地区用排水叠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预留孔(1-2)一周开设有八个卡槽(1-4),卡槽(1-4)均匀布置于圆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水地区用排水叠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制桩身(1-1)的上部,设置有两个预埋螺栓(1-3),所述吸水装置(2)在上部圆柱(2-1)的左右两侧,分别布置有一个预留螺栓孔(2-5),用于与预埋螺栓(1-3)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水地区用排水叠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孔(1-5)和下部钢管(2-3-2)上的小孔的大小以及数量,依据所处地方的地质条件而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富水地区用排水叠合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预制好的预制桩(1)通过振动锤击等方法打入所处土体(4),然后安装抽水装置(2),使凸块(2-4)卡入卡槽(1-4),使预埋螺栓(1-3)卡入预留螺栓孔(2-5),用螺栓拧紧,启动高压泵(2-6),使桩身预留孔形成负压,土体(4)之中的水分通过吸水孔(1-5)进入桩身预留孔(1-2)内,待周围的土体(4)内的含水量达到一定标准,关闭高压泵(2-6),拔出抽水装置(2),吸出桩身预留孔(1-2)内的水,浇筑后浇混凝土(3),并且保证后浇混凝土(3)充满卡槽(4),形成较好的咬合,完成施工。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