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车辆轮胎拆装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汽车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轮胎拆装方法,本方法采用的便携式工具对现有技术中的扒胎器进行了扁平化设计,并利用车辆自身动力进行驱动,极大简化了扒胎器结构,使其能够随车携带,有效解决了车辆多个轮胎受损时无法就地维修的难题。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安徽;34 |
申请人: |
安徽字母表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陈敬伟;何飞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5-0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1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380330.0 |
公开号: |
CN110329013A |
代理机构: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鲍文娟 |
分类号: |
B60C25/02(2006.01);B;B60;B60C;B60C25 |
申请人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新产业园二期G3栋国际人才城3楼 |
主权项: |
1.一种车辆轮胎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拆卸过程包括: 步骤一:利用千斤顶将轮胎损坏侧车身顶起,并利用套筒(331)扳手(13)将损坏轮胎连通轮毂一同拆下,然后使轮毂向上将轮胎并平放在地面上; 步骤二:利用便携式工具将损坏的轮胎与轮毂分离,所述便携式工具包括第一连接部(10)、第二连接部(20)、传动构件(30)和轮胎拆装组件(40),所述轮胎拆装组件(40)安装在第一连接部(10)上,轮胎拆装组件(40)包括沿第一连接部(10)周向回转设置的拆装鸟头(42),所述第二连接部(20)通过传动构件(30)与轮胎拆装组件(4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拆装鸟头(42)回转;分离过程为:首先将第一连接部(10)与损坏的轮胎所在的轮毂固定,然后将汽车其中一驱动轮(60)抬起,并将第二连接部(20)与该驱动轮(60)轮毂固定,再通过传动构件(30)将第二连接部(20)与第一连接部(10)上的轮胎拆装组件(40)连接,再然后利用撬棒将损坏的轮胎的上边缘钩挂拆装鸟头(42)上,最后启动车辆并使驱动轮(60)转动,利用驱动轮(60)的动力驱动拆装鸟头(42)回转,直至将轮胎上边缘从轮毂的环槽内导出; 步骤三:利用撬棒将损坏的轮胎的下边缘钩挂拆装鸟头(42)上,然后启动车辆并使驱动轮(60)转动,利用驱动轮(60)的动力驱动拆装鸟头(42)回转,直至将轮胎下边缘从轮毂的环槽内导出; 步骤四:将转动构件与轮胎拆装组件(40)分离,然后将轮胎从轮毂上取下,轮胎拆卸完成; 安装过程包括 步骤五:将轮胎倾斜的放置在轮毂上,然后将转动构件与轮胎拆装组件(40)重新连接; 步骤六:将轮胎下边缘的其中一侧按压进轮毂的环槽内,并将拆装鸟头(42)压在该侧轮胎的下边缘上,然后启动汽车驱动轮(60),直至拆装鸟头(42)将轮胎下边缘完全导入轮毂环槽内; 步骤七:利用撬棒将轮胎上边缘的其中一侧套在轮毂的环槽内,并将拆装压头压在该侧轮胎的上边缘上,然后启动汽车驱动轮(60),直至拆装鸟头(42)将轮胎上边缘完全导入轮毂环槽内; 步骤八:将便携式工具拆除,然后对轮胎充气,再将轮胎装回原来位置,最后收回千斤顶,轮胎安装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胎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0)包括固定盘(11)和浮动盘(12),所述固定盘(11)的一端凸申设置有多个限位套管(111),所述限位套管(111)的数量和方位与轮毂上螺栓孔的数量和方位相一致,所述限位套管(111)的中心孔贯穿所述固定盘(11)设置;所述浮动盘(12)位于固定盘(11)上与限位套管(111)向背的一侧,所述浮动盘(12)与固定盘(11)相对的一端面上设有多个拉销(121),所述拉销(121)的数量和方位与所述限位套管(111)的数量和方位相一致,所述各拉销(121)分别从各限位套管(111)的中心孔穿过,且各拉销(121)的凸伸端凸出于各限位套管(111)的凸伸端设置,各拉销(121)的凸伸端还设有沿径向向外凸伸设置的凸头(122),所述凸头(122)与限位套管(111)的端面之间设有弹性材料制成的膨胀套(112);所述浮动盘(12)与固定盘(11)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两者相互远离的张紧单元;所述第一连接部(10)的安装方法为:首先将固定盘(11)和浮动盘(12)合拢,然后将限位套管(111)、拉销(121)、膨胀套(112)一一对应的插设于损坏轮胎所在轮毂的螺栓孔内,再驱动张紧单元动作,使浮动盘(12)和固定盘(11)相互远离,直至膨胀套(112)沿径向膨胀至与螺栓孔内壁紧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轮胎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单元包括贯穿浮动盘(12)中心设置的螺纹孔,以及与螺纹孔构成螺纹配合的扳手(13),所述扳手(13)包括相互垂直的转动部和手持部,所述转动部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张紧单元的驱动方法为:将扳手(13)的转动部螺纹旋入螺纹孔内,当转动部顶端将固定盘(11)抵紧时,继续旋转扳手(13),直至向上提拉扳手(13)时固定盘(11)与轮毂不松脱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胎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轮胎拆装组件(40)还包括环形回转部件(41),所述环形回转部件(41)与第一连接部(10)转动配合,且转轴与破损轮胎(50)所在轮毂的轴线共线,所述拆装鸟头(42)安装在环形回转部件(41)上,所述环形回转部件(41)上设有与之固接的齿圈(46),所述第一连接部(10)上转动设置有齿轮(14),所齿轮(14)与齿圈(46)相啮合;所述齿轮(14)的转轴端部设有方轴,所述方轴的四个面上各设有一球槽;所述转动构件与轮胎拆装组件(40)的连接方法为:将传动构件(30)与所述方轴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轮胎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鸟头(42)沿环形回转部件(41)的轴线方向可调式固定在环形回转部件(41)的边缘;在第一连接部(10)安装过程中,将拆装鸟头(42)调整到原理轮毂的位置,第一连接部(10)安装完成后再调整拆装鸟头(42)使其紧贴轮毂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轮胎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鸟头(42)通过花键轴(421)与环形回转部件(41)边缘设置的花键套(43)构成滑动配合,所述花键轴(421)的轴线与环形回转部件(41)的轴线平行,所述花键轴(421)上连接一螺纹轴(422),所述环形回转部件(41)边缘还转动设置有一与花键套(43)同轴的螺母块(44),所述螺母块(44)上设有旋转手柄(45),所述螺纹轴(422)与螺母块(44)构成螺纹配合;所述拆装鸟头(42)的调整方法为:旋转所述旋转手柄(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胎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第二连接部(20)包括压盘(21)、压杠(22)和绑带(23);所述压盘(21)的一端凸伸设置有限位柱(26),所述限位柱(26)的数量和方位与汽车驱动轮(60)轮毂上的螺栓孔数量和方位相一致,所述限位柱(26)的直径与汽车驱动轮(60)轮毂上的沉孔直径相一致,所述限位柱(26)中心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沉孔内的螺栓头的六角形孔;所述压杠(22)与压盘(21)上相背于限位柱(26)的一端挡接,所述压杠(22)的两端通过绑带(23)固定在汽车驱动轮(60)轮辐上;所述第二连接部(20)的安装方法为:首先将压盘(21)上的各限位柱(26)与驱动轮(60)轮毂上的各沉孔对齐,然后将限位柱(26)插入沉孔内,使压盘(21)与该轮毂端面贴合;然后将压杠(22)压在压盘(21)外侧,并用绑带(23)将压杠(22)两端与驱动轮(60)轮辐绑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轮胎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21)上与限位柱(26)相背的一端的中心设有输出轴(24),所述输出轴(24)的周面上靠近压盘(21)端面的位置设有一沿径向向外凸伸设置的轴肩(25),所述压杠(22)的中部设有一半圆形弯曲部,所述半圆形弯曲部的内弧直径与所述输出轴(24)的直径相一致;压杠(22)安装时,将所述半圆形弯曲部卡设在所述输出轴(24)上,并将半圆形弯曲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轴肩(25)和压盘(21)端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胎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传动构件(30)包括至少三段传动轴(31),各段传动轴(31)之间通过万向节(32)连接,其中位于两头的传动轴(31)的端部设有快接头(33);传动构件(30)的安装过程为:将其中一头传动轴(31)上的快接头(33)与轮胎拆装组件(40)固接,另一头传动轴(31)上的快接头(33)与第二连接部(20)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轮胎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接头(33)包括套筒(331),所述套筒(331)中心设有方孔,所述套筒(331)外壁上设有与方孔的四个侧壁一一对应的滑槽(332),所述滑槽(332)的长度方向与套筒(331)的轴线平行,所述滑槽(332)的槽底设有穿管套筒(331)筒壁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钢珠(334),所述钢珠(334)的直径大于滑槽(332)槽底到方孔直壁之间的厚度,所述滑槽(332)内设有推块(333),所述推块(333)与滑槽(332)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推块(333)与通孔相对的一侧沿滑槽(332)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滑槽(332)的槽底相贴合,所述第二配合面与滑槽(332)的槽底间隔一段距离设置,所述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之间通过一斜坡面过渡;所述套筒(331)外环面上还设有一挡圈(335),所述挡圈(335)与推块(333)之间设有压簧(336),所述挡圈(335)和压簧(336)位于推块(333)上第一配合面所在的一端,所述挡圈(335)与套筒(331)螺纹连接;所述快接头(33)的连接方法为:首先推动推块(333)使压簧(336)压缩,然后将套筒(331)套设在轮胎拆装组件(40)或第二连接部(20)上设置的方轴上,最后将推块(333)松开使压簧(336)复位。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