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抗侧滚扭杆自定位调整方法及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抗侧滚扭杆自定位调整方法及装置
摘要: 一种抗侧滚扭杆自定位调整方法及装置,将抗侧滚扭杆连杆从中间分成两部分,并在连杆两部分中间通过一个自定位调整装置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带有自定位调节装置的抗侧滚扭杆连杆;在连杆两部分中间安装带有调节连杆长度和自定位调整装置的自定位调节装置,通过带有调节连杆长度和自定位调整装置的自定位调节装置将连杆两部分连接起来。本发明通过自定位调节装置将连杆两部分连接起来即方便连杆的长度调整,而且在连杆的调整时能保证连杆的定位,避免在装车过程中由于可调式垂向连杆的上、下连杆节点相对位置偏差而影响连杆节点寿命;同时优化产品的检修工艺,能在不采取额外工装的情况下,更换锁紧螺母而完成产品检修。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南;43
申请人: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鹏;邹敏佳;刘文松;罗燕;霍艳霞;刘谦;王兴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7-2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0-15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683078.0
公开号: CN110329298A
代理机构: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法男
分类号: B61F5/24(2006.01);B;B61;B61F;B61F5
申请人地址: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海天路18号
主权项: 1.一种抗侧滚扭杆自定位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抗侧滚扭杆连杆从中间分成两部分,并在连杆两部分中间通过一个自定位调整装置连接起来,并在调整连杆时通过自定位调整装置保持连杆的定位,形成通过自定位调节装置调节抗侧滚扭杆连杆的连杆调整方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侧滚扭杆自定位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连杆两部分中间通过一个自定位调整装置连接起来是将连杆从中间分开形成上连杆和下连杆两部分,在上连杆和下连杆两部分分离的中间留出一段空间安装上连杆和下连杆的调整装置,通过调整装置将上连杆和下连杆两部分连接起来,并通过调整装置调整连杆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抗侧滚扭杆自定位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连杆和下连杆两部分分离的中间留出一段空间安装上连杆和下连杆的调整装置是在上连杆和下连杆两部分分离的中间留出一段空间安装一个双头调整螺杆,双头调整螺杆的两头分别旋入上连杆和下连杆端头的中心螺孔内,并有锁紧螺母锁紧定位,形成一个双头螺杆调整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所述的抗侧滚扭杆自定位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调整连杆时通过自定位调整装置保持连杆的定位是在上连杆和下连杆的靠近中间位置,与双头调整螺杆平行设置有调整定位装置,通过调整定位装置控制上连杆和下连杆在连杆调整过程中保持头部位置不会发生相对转动错位,避免在装车过程中由于可调式垂向连杆的上、下连杆节点相对位置偏差而影响连杆的整体性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所述的抗侧滚扭杆自定位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过调整定位装置控制上连杆和下连杆在连杆调整过程中保持头部位置不会发生相对转动错位是在上连杆和下连杆中间端头设置上连杆和下连杆连接的定位杆,将定位杆以滑套形式固定在上连杆和下连杆中间端头的两端;在进行连杆调整时,通过上连杆和下连杆与定位杆的滑动控制上连杆和下连杆跟随双头调整螺杆调整时转动,以此保持上连杆和下连杆在连杆调整过程中保持头部位置不会发生相对转动错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所述的抗侧滚扭杆自定位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定位杆以滑套形式固定在上连杆和下连杆中间端头的两端是在上连杆和下连杆的中间分离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定位块,在定位块上设有定位孔;定位杆分别穿过上连杆和下连杆上定位块的定位孔,并保持上连杆和下连杆在定位杆为滑动配合,以此防止上连杆和下连杆在连杆调整过程中产生偏转,实现连杆调整过程中的自定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所述的抗侧滚扭杆自定位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头调整螺杆与上连杆和下连杆两端端面的空间距离限定在50-100mm的空间,双头调整螺杆分别旋入上连杆和下连杆端头的中心螺孔内的距离保证在30mm以上,以保证上连杆和下连杆连接起来后的整体刚度;同时上连杆和下连杆两端头的螺纹孔深度在60mm以上,以保证双头螺杆能够在调整过程中,能在上连杆和下连杆两端端面的空间距离限定在50-100mm的空间范围内通过单向旋转使得另一头脱离上连杆或下连杆端头,从而使得上连杆和下连杆不需要拆卸即可进行双头调整螺杆或锁紧螺母的更换。 8.一种抗侧滚扭杆自定位调整装置,包括抗侧滚扭杆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侧滚扭杆连杆从中间分成上连杆和下连杆,在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设置有自定位调整装置,上连杆和下连杆通过自定位调整装置连接起来,并在调整连杆时通过自定位调整装置保持上连杆和下连杆相互之间的位置不会发生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所述的抗侧滚扭杆自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定位调整装置包括长度调整装置和自定位调整装置;所述的长度调整装置是在上连杆和下连杆两部分分离的中间留出一段空间安装一个双头调整螺杆,双头调整螺杆的两头分别旋入上连杆和下连杆端头的中心螺孔内,并有锁紧螺母锁紧定位,形成一个双头螺杆调整机构;所述的自定位调整装置是在上连杆和下连杆中间端头设置上连杆和下连杆连接的定位杆,将定位杆以滑套形式固定在上连杆和下连杆中间端头的两端;在进行连杆调整时,通过上连杆和下连杆与定位杆的滑动控制上连杆和下连杆跟随双头调整螺杆调整时转动,以此保持上连杆和下连杆在连杆调整过程中保持头部位置不会发生相对转动错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所述的抗侧滚扭杆自定位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杆以滑套形式固定在上连杆和下连杆中间端头的两端是在上连杆和下连杆的中间分离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定位块,在定位块上设有定位孔;定位杆分别穿过上连杆和下连杆上定位块的定位孔,并保持上连杆和下连杆在定位杆为滑动配合,以此防止上连杆和下连杆在连杆调整过程中产生偏转,实现连杆调整过程中的自定位。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